【文档说明】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乡愁》教案(定稿;集体备课).doc,共(2)页,29.0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5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乡愁班级:九()主备人:课时数:课型:新授复备人:日期: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重点:理解诗人
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教学难点: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
,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
台。虽然,诗人的后半生是在台湾度过的。但他却与大陆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有家难回,思乡之情也愈来愈浓。《乡愁》就是诗人思乡的代表作。现在,我们一起倾听《乡愁》。2.多媒体播放《乡愁》3.朗读指导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
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斜线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重音。三、整体感知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
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么多的乡愁?如果他不曾远离亲人和家乡,会不会有这么多的愁绪呢?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4.这些形象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堂小结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