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主旨情感把握》公开课导学案

DOC
  • 阅读 5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8.649 KB
  • 2022-12-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主旨情感把握》公开课导学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5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主旨情感把握》公开课导学案.docx,共(2)页,18.649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3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寻微访幽探诗情》导学案一、导入揭标。(一)《2021年盐城中考说明》诗词鉴赏要求:1.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并能理解运用。2.阅读古诗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情感体验。3.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4.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

手法。5.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6.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二)近五年盐城市中考古诗词考点分析:结论:体悟情感类的题目较多,比分较大。考查频率较高。二、温故探新:1.背诵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思考: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2017年盐城中考】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释】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③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3.方法指导:(1)情见乎“首”——观标题。(2)知人论“诗”——识作者。(3)“意象”万千——抓意象。(4)引人关“注”——看注释。(5)“语”短情长——觅情语。三、合作探究:(一)“意象”万千——抓意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

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请结合首句中的“杨花”“子规”说说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答:5.讨论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月——杨柳——松竹梅菊柏——鸦、猿、杜鹃——鸿雁—

—流水、落花——夕阳、落日——(二)引人关“注”——看注释。长寿山居元夕①元好问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②,只留孤影伴黄昏。【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

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三)“语”短情长——觅情语。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

犹未到钱唐。【注释】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四、当堂检测:送魏大①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注释】①魏大

: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

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8.本诗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咏牡丹(其二)卞元亨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

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注】①卞元亨,元末明初东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拒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

赦还。9.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二、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分)答:五、课后作业:完成《中考说明》p48~49上的(七)至(十二)题。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3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