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导学案(定稿).doc,共(1)页,26.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2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论教养【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中心观点的能力。【教学重点】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教养的本质,并从中懂得怎样做一个有
教养的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重点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教养”问题的?三、深入探究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这样开头,有何作用?2.课文中作者认为
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4.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试着列举出来。5.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6.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7.“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
联系?8.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五、总结文章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已经步入智能时代,在物质生活
不断提高的今天,对文明的表现和“有教养”的要求会更高,希望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