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PDF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550.651 KB
  • 2022-12-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2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2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pdf,共(21)页,550.651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5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初二年级物理学科阶段练习一、选择题1.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A.0.29厘米B.2.9厘米C.29厘米D.290厘米2.在相同的温度下,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在水中B.在真空中C.在空气中D.

在大地中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4.同一个人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其原因是A.教室里声音传播的快B.操场上障碍物

多,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C.操场上声音传播的快D.教室里原音和回声会混合在一起5.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挂钟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应是A.1:20B.4:05C.10:40D.8:50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7.为了研究单摆摆动的周期与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应选用A.摆球的质量和摆线的长度相同,而摆动幅度不同的摆B.摆球的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而摆线长度不同的摆C.摆球的质量相同,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不同的摆D.摆动幅度和摆线的长度相同,而摆球质量不同的

摆8.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B.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D.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9.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A.0°B.22

°C.30°D.42°10.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A.下降B.上升C.不变D.

不确定二、填空题11.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定量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12.物体所含___________叫做质量

;实验室里,测量质量基本工具是______,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13.生活中我们会利用声音的_______特征来挑西瓜;医生使用听诊器,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________;声纹锁只有当主人说出设定的暗语才会打开,别人即使说对暗语也打不开,是利用声音的______

_____特征。14.请填入合适的单位或数值:①初二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___________;②一袋牛奶的质量约为220_______。③一节物理课的时间为40________,合________秒。15.悠扬悦耳,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称为_________;刺耳难听,令人

心烦意乱的声音叫做噪声。摩托车的消音器,是从控制__________的环节来控制噪声。16.光在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真空中的光速是________m/s,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玻璃、空气、水这三种介质中,光在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光在________中传播速

度最小。17.物理学中使用光线这一物理模型来表示光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可以___________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18.声音是由物体______而产生的。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

_Hz的超声波,人耳_______听见(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雷达——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若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4秒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该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米。(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19.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反射后___________平行的

(选填“可能是”、“仍然是”、“不是”),称为________反射;电影院里,观众坐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幕布上的影像,是光的________反射。20.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

______度,保持此时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21.通常一切乐器或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研究表明,频率组合情况不同,

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如图所示分别为音叉、小提琴和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1)如图所示声音波形图是哪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______A.音叉B.小提琴C.长笛(2)与如上图相比,该物体发出的声音响度变___________;音调变____________。三、

作图题22.请根据如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A´B´____。24.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请在图上画出平面镜位置_____。四.实验题25.用如图(a)所示刻度尺测量物

体的长度,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如图(b)所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其中甲纸带比乙纸带拖动得________(选填快”、“慢”或“一样快”)。甲纸带从A点到

B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秒,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______(选填“多”、“少”或“一样”)。26.如图所示,小量同学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轻;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推理过

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得出结论:_________。27.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使它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第一次轻轻拨动,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较轻,同时注意到钢尺振动幅度较小;增大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听到钢尺振动声音变响,同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变大。(1)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______

_越大,________越大。(2)小红还能利用这把钢尺探究声音的_______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3)本实验用到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8.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从这一现象可

以初步说明:_______;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当把光由BO射入,发现反射光恰好由OA射出此事实说明:____________。29.如图所示,小量和小红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

5厘米的玻璃板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实验.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

较像与物的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3)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小量改变蜡烛的位置,记录了蜡烛A和较清晰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如表1所示:然后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为他会得到这个测量结果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量和小红经过讨论后,纠正错误,重新进行实验并将正确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将表2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最终他们得到正确结论:平面镜所成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进一步研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情况,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选出所有可以使用的器材)A.一张白纸B.一张黑纸C.1厘米厚的透明玻璃板D.0.2厘米厚的透明玻璃板初二年级物理学科阶段

练习一、选择题1.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A.0.29厘米B.2.9厘米C.29厘米D.290厘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我们对物理课本长度的大致了解,结合单位大小对物理课本的长度进行估计。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二十多厘米,故C符合实际;AB选项太小了,D又太大了,都不符合实际.故选C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2.在相同的温度下,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在水中B.在真空中C.在空气中D.

在大地中【答案】D【解析】【详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在大地中,D正确。故选D.【点睛】重点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虽然在其它介质中的声速我们不会全记住,但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在

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的特征。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

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故不会改变;故A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发声体的距离越来越远,故响度减小;故C正确;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声音的音色和音调都不会改变,但响度会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4.同一个人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

听起来响亮,其原因是A.教室里声音传播的快B.操场上障碍物多,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C.操场上声音传播的快D.教室里原音和回声会混合在一起【答案】D【解析】【详解】在教室内讲话的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在操场上讲话,四周空旷,反射的声音小;所

以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听起来响亮。故选D。5.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挂钟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应是A.1:20B.4:05C.10:40D.8:50【答案】C【解析】【详解】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

镜中看到的钟表左右是相反的,时针对应实际位置在10与11之间;分针对应的实际位置为8,则实际时间应是:10:40。故选C。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详解】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

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故选A。7.为了研究单摆摆动的周期与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应选用A.摆球的质量和摆线的长度相同,而摆动幅度不同的摆B.摆球的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而摆线长

度不同的摆C.摆球的质量相同,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不同的摆D.摆动幅度和摆线的长度相同,而摆球质量不同的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要研究单摆摆动的周期与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除了摆幅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控制相同;即控制摆球的质量和摆线

的长度相同,用摆动幅度不同的摆进行实验。故选A。【点睛】关键是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8.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B.靠近平

面镜,且大小不变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D.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当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

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也将向平面镜靠近,所以像离人的距离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如果人

离平面镜近,像离平面镜也近。9.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A.0°B.22°C.30°D.42°【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知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是光从光疏介

质(空气)射入光密介质(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小于30°,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10.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

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如图,入射光线不变,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水面上升时,入射角不变,则反射角不变,水面变化时,不同反射光线始终是平行的;所以水面

上升时,入射点左移,则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如图:故选B。二、填空题11.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定量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答案】(1).比较(2).米(3).千克(4).秒【

解析】【详解】为了要得到可靠的定量的比较,所以要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时间的单位是秒(s).12.物体所含___________叫做质量;实验室里,测量质量基本工具是______,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

。【答案】(1).物质的多少(2).天平(3).秒表【解析】【详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在学校实验室中,测量质量基本工具是托盘天平;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13.生活中我们会利用声音的_______特征来挑西瓜;医生使用听诊器,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______

__;声纹锁只有当主人说出设定的暗语才会打开,别人即使说对暗语也打不开,是利用声音的___________特征。【答案】(1).音调(2).响度(3).音色【解析】【详解】生西瓜和熟西瓜由于内部的变化,振动时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声音的音调特征来挑西瓜;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分辨声源,所以声纹锁只有当主人说出设定的暗语才会打开,别人即使说对暗语也打不开,

是利用声音的音色特征。【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结构、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14.请填入合适的单位或数值:①初二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___________

;②一袋牛奶的质量约为220_______。③一节物理课的时间为40________,合________秒。【答案】(1).厘米(2).克(3).分钟(4).2400【解析】【详解】根据单位大小和生活经验填入单位:①成人身高约1.7m左右,初二

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接近成人的身高,所以为163厘米;②一袋牛奶的质量与一杯水的质量相当,约为220克。③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合秒。【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

中留心积累。15.悠扬悦耳,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称为_________;刺耳难听,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叫做噪声。摩托车的消音器,是从控制__________的环节来控制噪声。【答案】(1).乐音(2).噪声源【解析】【详

解】优美动听,令人愉悦的声音称为乐音;刺耳难听,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叫做噪声。减小噪声的途径有: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所以摩托车的消音器,是从控制噪声源的环节来控制噪声。16.光在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真空中的光速是________m/s,是宇宙间最快

的速度。在玻璃、空气、水这三种介质中,光在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光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小。【答案】(1).同种均匀介质(2).3×108(3).空气(4).玻璃【解析】【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且不可超越;在玻璃、空气、水这三种介质中,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接近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慢,约为真空中三分之二。17.物理学中使用光线这一物理模型来表示光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潜望镜是利

用平面镜可以___________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答案】(1).传播方向(2).路径(3).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解析】【详解】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是模型法的应用。光可以反射,在镜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即镜面可以整体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说法是利用平面镜可以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18.声音是由物体______而产生的。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_Hz的超声波,人耳_______听见(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雷达——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若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4秒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该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米

。(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答案】(1).振动(2).20000(3).不能(4).3000【解析】【详解】声音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所以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

Hz的超声波,此频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人耳不能听见;若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4秒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声音信号由发出到海底的时间为2s,根据得,该处海底的深度为:。【点睛】要特别注意测量海水深度时,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

了一个来回,所以海水的深度为传播路程的一半,当然也可以按时间的一半来计算深度。19.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反射后___________平行的(选填“可能是”、“仍然是”、“不是”),称为________反射;电影院里,观众坐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幕布上的影像,是光的________反

射。【答案】(1).仍然是(2).镜面(3).漫【解析】【详解】在镜面反射时,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而要能从各个方向看清物体,物体应为漫反射,所以电影院里,观众坐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幕布上的影像,是光的漫反射现象。20.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_____度,保持此时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答案】(1).60(2).0(3).50【解析】【详

解】当入射角是30°时,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这时入射角是0度;保持此时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5°,则此时入射角为25°,反射角也为2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点睛】牢记光的反

射定律,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1.通常一切乐器或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研究表明,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如图所示分别为音叉、小提琴和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1)如图所示声音波形图

是哪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______A.音叉B.小提琴C.长笛(2)与如上图相比,该物体发出的声音响度变___________;音调变____________。【答案】(1).C(2).小(3).高【解析】【详解】(1)如图所示声音波形图,与上图中长笛

的波形相同,所以长笛发出的声音,故选C。(2)与如上图相比,此波形幅度变小,振幅决定响度,所以,该物体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小;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变多,即频率增大,音调变高。三、作图题22.请根据如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答案】见解析所示【解析

】解答:过入射点作法线,在法线左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点睛: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

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2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A´B´____。【答案】【解析】【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首先作出AB两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然后用虚线连接A’B’,得

到物体的像,如图:【点睛】有些同学不注意会将像画成实线,切记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应该画成虚线才合适,这些细节问题要注意。24.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请在图上画出平面镜位置_____。【答案】【解析】【详解】根据反射定律作图: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

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图所示:【点睛】牢记光的反射定律,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图。四.实验题25.用如图(a)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

____;如图(b)所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其中甲纸带比乙纸带拖动得________(选填快”、“慢”或“一样快”)。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秒,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__

____(选填“多”、“少”或“一样”)。【答案】(1).1mm(或0.1cm)(2).1.65cm(在一定范围内都正确)(3).慢(4).0.1(5).少【解析】【详解】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对准3.00cm,末端刻度值

为4.65cm,物体长度为4.65cm-3.00cm=4.65cm.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甲纸带两点间的间距小,所以甲纸带比乙纸带拖动得慢。打点计时器每秒打50个点,所以两点间隔时间为0.02s,则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为:;所以甲纸带

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少。26.如图所示,小量同学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轻;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

逐渐变______。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得出结论:_________。【答案】(1).响(2).轻(3).真空不能传声(或传播声音需要介质)【解析】【详解】如图为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的实验过程。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空气变少,会听到铃声逐渐变轻;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传递声音的介质又变多,所以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大。科学推理:玻璃罩内空气越少,即介质越少,传出的声音越轻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故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或传播声音需要介质)。27.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使它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第一次轻轻

拨动,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较轻,同时注意到钢尺振动幅度较小;增大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听到钢尺振动声音变响,同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变大。(1)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_______越大,________越大。(2)小红还能利用这把钢尺探究声音的_______与什么因素

有关的实验。(3)本实验用到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声音的响度和振幅(2).振幅(3).响度(4).音调(5).控制变量法【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且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还可以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使振幅相同,让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所以还能利用这把钢尺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3)本实验控制频率相同,让振幅

不同,所以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28.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从这一现象可以初步说明:_______;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

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当把光由BO射入,发现反射光恰好由OA射出此事实说明:____________。【答案】(1).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3).光路的可逆性【解

析】【详解】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读图可知,∠BON=∠AON,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后,不能在小门上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光沿反射光线射入时,可以原路返回,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9.如图所示,小量和小红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

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实验.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2)实验

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3)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

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小量改变蜡烛的位置,记录了蜡烛A和较清晰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如表1所示:然后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为他会得到这个测量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小量和小红经过讨论后,纠正错误,重新进行实验并将正确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将表2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最终他们得到正确结论:平面镜所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进一步

研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情况,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选出所有可以使用的器材)A.一张白纸B.一张黑纸C.1厘米厚的透明玻璃板D.0.2厘米厚的透明玻璃板【答案】(1).较暗(2).位置(3).大小(4).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5).玻璃板有厚度,前后两反射面分

别反射出两个像(6).测量像到琉璃板的距离时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了像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7).4.5(8).6.0(9).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0).A【解析】【详解】因为玻璃板能成像,还透光,为便于观察,提高像的对比度,所以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

进行。(1)透明玻璃板能成像的同时,还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所以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取两只相同蜡烛,可以用完全重合来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小大关系。(2)成像时,像与物体关

于镜面对称,当镜面不竖直放置时,像不在桌面位置上,所以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3)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

,是因为玻璃板的丙个平面都能成像,所以出现两个像;由实验数据知,像距都比物距小了0.5cm,说明他测量像距时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即物距是按物体到镜面前沿测量的,像距是按像到玻璃板的后沿测量的。(4)纠正错

误后,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所以两次的像距都等于物距,分别为4.5、6.0(cm);最终他们得到正确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5)若要进一步研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情况,应该

在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或光屏,直接观察纸上有没有蜡烛的像,有则为实像,没有则为虚像,所以可选用的实验器材为:A一张白纸。【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