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案(厦门公开课).doc,共(9)页,38.0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61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次、”等文言词汇。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4.有感
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法学法:诵读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次北固山下》1、听录音朗读2、【注释】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
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
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3、问
题探究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像,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
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入旧年”张本(铺垫)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
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提示:白日和
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探究: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比较赏析:“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低沉、缠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并不低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
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看谁能首先会背诵。四、学习《天净沙秋思》1、听录音朗读2、作者简介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又曾加
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
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后人认为近似诗中李白、词中苏轼。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3、了解关于曲的知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
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文学常识散套散曲元曲小令杂剧4、朗读指导读一读:提示:注意节奏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5、以诗作画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
从中来,肝肠寸断。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悲凉的气氛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人在天涯。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6、赏析纯用白描勾勒出多幅图景,极具艺术特色。曲的前
三句只用了十八个字,便描绘了九种景物。第一句的枯藤、老树和昏鸦,构成了一幅苍凉图画。第二句写作者所见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幅画因为有人家而更有生气,流露出作者对此情此景的羡慕之情。第三个画面是:在西风劲吹的茫茫古道上,一头疲惫的瘦马在行进中。与“小桥流水人家”形成了强烈的
对比。至此,作者把这三幅画面又巧妙地组织在了一个大的图画当中,就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郊野风情,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夕阳西下”,天之将黑,千里奔波的游子,家在何处?作者没有说出,却只道“断肠人在天涯”,留给人无尽的想像。正面: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侧面:小桥流水人
家对比映衬手法曲子的写作手法:描写借景抒情抒情情景交融7、比较探究天净沙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体会这首曲的意境,说一说这首小令与马致远的小令哪一首更能打动人?说说你的理由。8、作业1、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的意
境,模仿《天净沙·秋思》做一首小令。板书设计观沧海曹操诗句内容情感叙事东临碣石观海地点和目的兴味盎然,胜券在握以观沧海实写水何澹澹,总写大海景象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山岛竦峙。总写山岛景象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树木丛生,特写山岛之景勃勃生机百草丰茂。突出欣欣向荣景象乐观情
怀写景秋风萧瑟,特写海面之景席卷宇内,荡平诸侯。洪波涌起。突出惊涛拍岸景象惊天动地虚写日月之行,想象之景若出其中;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开阔胸襟,星汉灿烂,包蕴万千的景象一统中国的抱负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
花漂泊无定写景离愁别绪子规不如归去明月陪伴友人抒情关怀、思念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次北固山下王湾“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低沉、缠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并不低沉天
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悲凉的气氛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人在天涯。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