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扬州校级公开课).doc,共(3)页,107.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61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正确书写生字词。(重点)2、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难点、重点)3、学习课文的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掌握以
小见大的写作技巧。(重点)4、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能够总结出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重点)【学习流程】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1、莫顿•亨特:美国作家。《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
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2、记叙文知识:①记叙六要素:
②描写方法: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小心翼翼.()2、结合语境解释下
列词语的含义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屡次:心惊肉跳:灰心丧气:头晕目眩:【课堂学习】一、自主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圈出课文中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
络,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环境描写1.文章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点拨:开头一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写天气的闷热,就写出了孩子们
想去爬悬崖的原因,即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2.文本链接:(1)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暮色开始四合。(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提示: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请简要分析起其作用。
探究点二:文本理解1.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提示:如何理解“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的含义?2.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
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提示:“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指什么经验?探究点三:综合探究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含义?三、课堂小结:读罢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第二课时一、导入:二、理解研读1.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
心理状态的词句。点拨:“我”的心理状态是颤抖、恐惧2.父亲怎样教“我”脱险?(提示:找到父亲教“我”脱险的段落,总结)3.小伙伴们不同的作法,你得到什么启示?三、品析探究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括出“我
”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注意示范内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继而随后最后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爬下悬崖。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2.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提示:找到写“我”哭的句子,分析原因)四、拓展延伸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不可避免地
会遇到许多的失败,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们应如何去面对?五、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疑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