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女娲造人》教案(校级公开课)

DOC
  • 阅读 4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6.795 KB
  • 2022-12-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合肥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女娲造人》教案(校级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合肥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女娲造人》教案(校级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合肥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女娲造人》教案(校级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合肥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女娲造人》教案(校级公开课).docx,共(6)页,36.795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59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女娲造人》教案一、教材分析《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这一故事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的解释,又想要探求自身的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单纯从解决人类起源这一问题来说,“女娲造人

”是没有科学意义的,不值得推荐。但是从了解神话探究古人思想的角度来看,今天学习这个故事还是有意义的。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神话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情节,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除了情节之外的人物形象、创作手法等内容,深化学生的认知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分析文中女娲的母亲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培养热爱祖国文

化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字词,熟悉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分析文中女娲的母亲形象。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分析文中女娲的母亲形象。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有一块古

代文学的瑰宝,它就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请同学们浏览屏幕上中国古代神话的几个片段。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投影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盘古开天辟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2为

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嫦娥奔月: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砍之,谪令伐树。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女娲,人类的母亲;夸

父,“逐日”的英雄。凭我们现有的知识可以明白,这些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因对自然界许多现象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而想象出的解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女娲的一篇神话,《女娲造人》。2.有关神话的知识昔

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鲁迅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由于远古

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对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不能得出科学的解释,只能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神话特点:①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②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

想,非常有趣。③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3.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县人。是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

山海经校注》等。《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4.整体感知用自已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3(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2)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层次:第一部分

(1-4);女娲决定造人;第二部分(5-16);造人过程;第三部分(17-18);让男女婚配,自己创造后代。5.学习生字词语澄澈(chénɡchè):清澈透明。绵延:延续不断。莽莽榛榛(mǎnɡzhē

n):草木丛生的样子。神通广大: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6.文本分析(1)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天地开辟后,世间因没有人类而显得荒凉寂寞。(2)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揉泥成团造人、挥

藤洒泥造人,为了让后代子孙延续,让男女结合。(3)在造人的前后,女娲的情感有什么变化?怎样理解这种变化?造人前:孤独寂寞造人后: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心理神态)(4)找出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

的“神”性,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A)女娲的神性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一天能变化七十次,会揉泥造人,挥泥造人,具有神的非凡能力。(B)女娲的人性具有人类的情感,会感到孤独寂寞,同时有人的勤劳和智慧,情感非常丰富。7.概括人物形象活动:生动感人的神话

,离不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你能概括出女娲的形象吗?可用下列句式概括:4女娲既是一个_________的神,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备用活动:以“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__”的

格式,并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女娲形象。(1)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人。(2)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少女。(3)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母亲。8.对比阅读(1)对比阅读《风俗通》原文,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俗说天地开辟,未

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后女娲祷祠神,祈为女媒,因置婚姻。【注释】①抟:tuán,揉成圆形。②剧务:工作十分繁重。③縆:gēng,粗绳索。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又忙又累,竭尽

全力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上苍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明确:课文在

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作者丰富了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过程、心理活动等内容,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女娲的形象更丰满、更感人。课文删去关于人的尊贵卑贱的内

容,表达了人人平等的观念。(2)课文要生动得多,丰富得多。请同学们想一下,作者把这则短文改编成如此生动的课文,中间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思维过程?答案示例:女娲造人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神奇

想象。作者在故事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和想象,大胆奇特又合情合理,使故事焕发出迷人的色5彩。这种想象就是创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9.合作探究这个神话

故事的内容不具有科学意义。今天学习这个故事的意义何在?八、本课总结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远古人民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也正因有了作者大胆新奇想象的演绎与扩充,女娲造人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更充溢着

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九、拓展迁移,布置作业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神话的形式来叙述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并加进女娲的情感、人的喜悦。这是作者的想象,下面请同学们课外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调动想象力,选择其

中任意一篇,扩写成一篇300字以上的现代版神话。(一)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

河。(选自《山海经·北次三经》)(二)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三)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

埃归焉。(选自《淮南子·天文》)(四)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选自《淮南子·姮娥奔月》)十、板书设计原因:荒凉寂寞、添点生气方法:揉泥成团、挥藤洒泥、男女结合6女娲造人勤劳、智慧、伟大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