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质课评比).docx,共(2)页,16.765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54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女娲造人》导学案一、新知认知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
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二、预习任务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完成旁批。2.再读课文,比较在原文《风俗通》基础上,本文丰富和扩充了哪些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2)女娲用什么样的方法创造了人?(3)
当人被造出来之后,女娲的心情怎样?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4)“女娲造人”的神话是远古人类对哪一自然现象的解释?3.同桌相互复述故事。三、预习检测1.填空。(1)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
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2)本文选自,是(谁)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2.字词积累。(1)写字或注音。女娲.()泥潭.()蹲.()掘.()起掺.(
)和莽.()莽榛.()榛生气蓬勃..()Chéngchè()yōu()光绵yán()枯téng()(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草木丛生的样子。()(2)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3)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4)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3.文中女娲虽说是"神
",但也有许多"人"的东西。(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①她的"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②哪些地方表现了她"人性"的一面?4.发挥想象,写出第一个人造出来以后,女娲和她心爱的孩子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