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导学案(校公开课)

DOC
  • 阅读 2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44.500 KB
  • 2022-12-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导学案(校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5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导学案(校公开课).doc,共(2)页,44.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54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语文《寓言四则》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一、当堂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溉汲..()()杞.国()寝.食()中.伤()崩坠..()()奈.何()星宿.()充塞.()跐蹈..()()躇.步()舍.然()庇.护()2.填空。(1)《穿井得一人》选自,又名《

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吕不韦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不韦,(时期)卫国人,秦国丞相。(2)《杞人忧天》选自,相传是(时期)郑国人所著的论集,是中国道家的典籍之一,又称《冲虚至德真经》。3.字词解释。及.其家穿井()国人道.之()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求.闻之若此()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奈何..忧崩坠乎()天果.积气()只使..坠()躇.步.跐蹈..()舍然.()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地,积

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4)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二、课后练习(一)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注释]①庞葱:人名,

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5.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两处。夫市之无虎明矣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谓.魏王曰_____________

愿王察.之____________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________而谗言先至._________7.下列句中的“于”与“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中“于”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宋君命人问之于.丁氏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其一犬坐于.前D.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

市8.翻译划线的句子。①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9.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__________”。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二)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

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①遽(jù):立即。10.解释下列词语。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__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求.剑若此_______________11.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C.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D.两狼之.并驱如故12.用现代汉语翻译。(1)是吾剑之所从坠。(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