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教案含2个课时(校公开课定稿)

DOC
  • 阅读 7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23.000 KB
  • 2022-12-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教案含2个课时(校公开课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教案含2个课时(校公开课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教案含2个课时(校公开课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教案含2个课时(校公开课定稿).doc,共(8)页,223.0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52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散文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2.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金色花【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

美。2.有感情地朗读,准确把握课文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师: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

·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二、了解文体,初识作者1.了解文体课件出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

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2.了解作者课件出示:泰戈尔的代表作有: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冰心的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创作以爱的颂歌为

主,简洁、清新、细腻。三、自读课文,学以致用1.自主阅读《金色花》,初步感知课文(1)一读:不看旁批,“裸读”。(2)二读:带着旁批的问题阅读。(3)三读: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问题等进行旁批。2.师生交流

,点拨指导提示:师指导时重在了解学生的“知”与“不知”,梳理问题,生成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和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揣摩感情,深情诵读师: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感情。(生自由诵读,师点评并明确)课件出示:(1)假如

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孩子的顽皮)(3)“你到

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急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读出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2.学习方法,培养习惯生诵读诗歌,练习标画朗读提示符号,学习写旁批。常用的朗读提示符号(1)“.”表示重

读;(2)“”表示停顿,“”表示连贯读;(3)“↗”表示音调上扬,“↘”表示音调下降;(4)“→”表示音调拉长。【示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

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设计意图】对于意境优美的散文诗,深情诵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而结合诵读练习标画朗读提示符号、学习写旁批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3.想象感知,感受美好师: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1)请用“当妈妈______时,我就______”的句式说一说,并写写批注。预设①当妈

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批注:让妈妈可以闻到花香。②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批注: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③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批注:妈妈给我知识与智慧。师小结:孩子三次与妈妈捉迷藏,从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的

奇思妙想,以虚拟的情境,表现出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时也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预设①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淘气顽皮的

孩子和一个慈祥、爱读书的妈妈。②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③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和一个勤劳美丽的妈妈。④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和一个爱孩子的妈妈。师小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爱撒娇、爱妈妈的孩子;

这是一位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设计意图】自读课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这个环节通过两个仿句练习,帮助学生自主阅读。4.探疑解惑,理解主旨师: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预设中国人喜欢

用花朵比喻孩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印度人同样喜欢用花朵来比喻孩子。泰戈尔借美丽的金色花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总想无时无刻地关注妈妈,所以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

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三次跟妈妈玩起“躲猫猫”,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亲昵之举跃然纸上,也突出了孩童活泼顽皮的天性。【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利用课文旁批,探疑解惑,突破难点。通过朗读,既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五、布置作业试一

试将《金色花》改成小诗。【板书设计】第2课时荷叶·母亲【课时目标】1.诵读课文,在赏析画面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2.悟读课文,在理解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泰戈尔以虚境写实情,他是成年人,却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表现了动人的母爱和童真。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荷叶·母亲》。【设计意图】前后勾连,在复习比较中巩固所学知识。二、学以

致用1.自读课文师: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来阅读学习《荷叶·母亲》。(1)裸读。(2)看旁批读。(3)边读边作旁批。2.自主完成下面表格预设课件出示:现实环境红莲与荷叶“我”的心情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雷声作了、大雨愈下愈大红莲被雨打得左右攲斜,大荷叶倾侧了来,覆盖在红莲上面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荷叶勇敢慈怜深深地受了感动联想:

心中的雨点来了以花喻人: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感激赞美:你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师:文章通过眼前之景、现实之事,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少女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荷叶”象征着母亲的厚爱,“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坎坷,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

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插叙有关莲花的往事,说明“我”家对莲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并暗示“我”与莲花之间的关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做铺垫。3.在自读的基础上梳理问题课件出示:问题:(1)荷叶与母亲有什么关系?(2)文章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3)作者为什么写风雨中的红

莲?(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预设(1)荷叶象征母亲。(2)说明“我”家对莲花有很深的感情,大家都很喜爱莲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的莲花埋下伏笔。(3)以风雨中的红莲为喻,用荷叶保护红莲,赞颂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守护。(4)最后一段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爱恋和赞颂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设计意图】将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表格的设计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破解难点。三、诵读感悟1.根据要求自读《荷叶·母亲》课件出示:要求:(1)选取喜欢的部分,在原

文标注重音、停连符号,注明语气、节奏等。说明这样处理朗读的理由。(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2.生朗读片段,师点评并指导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

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3.深情诵读,感受魅力学生再次诵读,读出美好的情感和意境,感受语言的清新典雅。【设计意图】学习朗读是第一单元和本单元的重点,在朗读中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是本文的重点。四、读写结合1.仿写句子课件出示:仿“荷”抒情,以“母亲是______,我是______”写一句话。2.点评指导预设示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

我是幼苗;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设计意图】通过仿写,既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对母爱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五、对比拓展1.小组合作,对比阅读找出《荷叶·母亲》与《金色花》

两篇文章的异同,将自己的对比分析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课件出示:比较方面相同点不同点《金色花》《荷叶·母亲》思想内容母爱孩童对母亲的依恋少女对母亲的赞颂感情基调热爱、亲昵感激、赞美、依恋艺术手法象征手法金色花象征天真的孩子荷叶象征母亲构思角度想象之事现实与联想语

言风格清新雅致语言活泼、口语化典雅和书面化人物形象可亲可敬沉静、美丽、慈爱的母亲呵护心灵、保护孩子的母亲2.交流展示,讨论明确3.拓展阅读师:读一读冰心的这首诗,思考问题。课件出示: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

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

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思考: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请说说纸船象征什么。预设纸船象征“我”对母亲的思念。【板书设计】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