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校级教研公开课)

DOC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6.909 KB
  • 2022-12-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校级教研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校级教研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校级教研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校级教研公开课).docx,共(7)页,26.909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47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型自读课时1备课时间主备人教学目的1.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2.多角度阅读理解课文。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1.条理清楚地复述课

文,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教学难点1.进行多角度的阅读。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教学方法1.启发谈话法;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思考性的问题,在师生之间平等、民主谈话

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获取知识。2.朗读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4.圈点勾画法;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符号或颜色圈点勾画出多角度阅读时的课文依据,以及课文蕴含深刻的最后一段。教学准备1.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作

者。2.熟读课文,自学字词并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教学过程设计备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

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二、七嘴八舌说故事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2.快速浏览课文,理

清写作思路。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13):冒险、陷险。第二部分(14-22):脱险(主体部分)。第三部分(23):感悟。3.复述故事情节。复述文章“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学生点评。明确:复述要求“响亮流利、条理清楚、详略得

当”;用“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这样的句式复述。导航: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美国费城。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事件起因:因为玩弹珠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事

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4.默读课文,想一想,通过爬悬崖这件事,作者想表现什么意思?试归纳文章的主旨。学生读课

文,找到作者感悟的部分,归纳: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二、多向思维品书香1.多角度探究课文。(1)“我”的角度。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句子,揣摩其作用,并

用“_____________”一句通过_______描写,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以下问题:①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明确:是好朋友杰利“别做胆小鬼”的话语刺激

了“我”,自尊心、虚荣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明确: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胸腔里咚咚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

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③“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明确:毫无信心:害怕会摔死――啼哭。萌发信心:似乎能办到――移、探。信心大增:是能办到的――啜泣。④

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明确:“我”凭着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我”在下悬崖时,曾有两次哭泣,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却复杂得多,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悦,有被抛在石架上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还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终于凭着自

己的力量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这使“我”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父亲”的角度。①说说父亲是怎样帮助“我”顺利“脱险”的?②多角度阅读分析,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结合课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分析: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

方的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真正爱孩子的父亲。(3)“四个小伙伴”、“杰利”的角度。①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明确:四个小伙伴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他们同样也是幼稚的孩童,他们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反而反应了生活的真实性。他们起了衬托“我”软弱、胆小的作用。②怎样评价杰利?

明确:杰利是个懂事、重友情的孩子。对他的描写有多处伏笔,为行文作了铺垫。⑷写法探究的角度。以伙伴们的“哈哈大笑”衬托“我”的软弱和恐惧;以环境描写衬托“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明确:这些描写渲染了气氛,与下文的“有了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

”形成对比。也衬托了父亲教育方法的智慧。(5)题旨解析的角度。为什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明确: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

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精彩片段。导航:冒险情节(犹豫、软弱、委屈、恐惧、无助、绝望);脱险情节(害怕、恐惧、谨慎、信心大增、欣悦)。四、深入理解悟书道1.最后一段说

“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所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明确: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2.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

从事件中悟到道理。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教育孩子应注意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应学会正确面对。遇到危险要冷静,寻找方

法一步步解决,不悲观失望、失去信心。悬崖脱险悟哲理,年年一步、一步慢慢走,困难再大也无畏。结束语: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那么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练习设计见《导学案》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冒险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脱险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启示:感悟化整为零给人以战胜艰险

的信心教学反思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3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