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春》第2课时教案(校内公开课定稿).docx,共(5)页,38.333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47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春朱自清课型阅读课课时第2课时备课时间主备人教学目的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顺序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如何用准确的语言和描写方法表现景物的情状和特征。教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小
组合作讨论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教学准备1.钻研教材2.查找链接资料3.课件、素材教学过程设计备注一、激趣导入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美,而春天更是四季之
最美时节,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鸟语花香,姹紫嫣红。下面,我们大家都睁大自己的眼睛,一起到朱自清先生的《春》中去撷取美吧!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主问题1.文章主要分几个部分来写“春
”的?请理清文章的思路。2学法指导:(1)先独立自学,理解文章整体结构,分析文章思路,给文章分层并总结。(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号先讲,3号和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3)展学分工(可以由1人展示,也可按问题顺序展示,其余认真倾听,相
互评价。)明确:【交流点拨】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①~自然段)盼春,第二部分(③~⑦自然段)绘春,第三部分(⑧~⑩自然段)赞春。方法归纳: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小结: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主问题2.文章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
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它们分别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方法指导:(1)先独立自学,师再引导提示学生关注课文3至7段。(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号先讲,3号和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3)展学分工(可以由1人展示,也可按问题
顺序展示,其余认真倾听,相互评价。)明确:(小标题也可根据学生自主拟定)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它们分别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交流点拨】示例:(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可配“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古诗。(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
古诗。(5)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可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古诗。主问题3.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1)先独立自学,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其书面表达能力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注意要有想象的成分,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号先讲,3号和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3达成共识。(3)展学分工(可以由1人展示,也可按问题顺序展示,其余认真倾听,
相互评价。)明确:讨论并归纳:①第一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象征着勃发的生机,突出了一个“新”。②第二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象征着春天的婀娜多姿,突出了春天的“美”。③第三
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象征青春的活力,给人以“力”的美感。运用比喻,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交流点拨】示例(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
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3.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
,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两句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讨论并归纳:春天像从天而降的仙女,挥手之间,变幻出天清气朗春暖花开。春天像画家手中的画笔,一笔一划,勾勒出五彩绚丽草长莺飞。板书:三、深层探究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图画,完成下面的表格。图画名称景物特征
描写角度(顺序)写作手法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4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结合春风图和煦、芳香、悦耳触觉、嗅觉、听觉多感官描写春雨图绵长、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迎春图春到人欢由景及人层层铺垫、烘托2.【合作探究】学习
抓住景物描写的方法(见导学案)主问题1.赏读第3段,作者是抓住春草什么特征来描绘春草图的?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主问题2.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描写的角度有哪些?哪些景
物描写是实写,哪些是虚写?主问题3.作者描绘春风图,抓住了春风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运用感觉器官来形象地描绘春风的?主问题4.春雨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绘春雨图的?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本段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主问题5.迎春图描绘了一幅什么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3.【方法指导】(1)先独立自学,再探究问题,认真阅读各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完成填表。(2)组长主持,有
效交流。4号先讲,3号和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3)展学分工(可以由1人展示,也可按问题顺序展示,其余认真倾听,相互评价。)四、拓展延伸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风、春花、春雨、迎春五
幅春天的图画。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任选一种)【交流明确】示例一:我为春山写了一首诗:“刺骨的寒气已被东风吹去,迎来的是一篇五彩缤纷的美丽。那可爱的花儿争着展示自己
,给翠绿的山们披上了一件花衣。啊,亲爱的山儿!你们被打扮得如仙女一般有魅力。啊,美丽的山儿!你们手拉手又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示例二:我选春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呵,河流
醒来了!它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
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5示例三:我选春日。春姑娘来了。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下,慵懒的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
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我的收获或疑问】收获:疑问:五、校对导学案基础积累部分六、布置作业见练习设计练习设计见训练案第二课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