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臻网精品文库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教案(定稿)

DOC
  • 阅读 1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0.896 KB
  • 2022-12-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教案(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教案(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教案(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教案(定稿).docx,共(3)页,20.896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44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上语文课堂教案杞人忧天【教学目标】1、顺畅朗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寓意。3、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并进行现代审视。【教学重点】1、顺畅朗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寓意。【教学难点】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总结寓意。2、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并进行现代审视。【自主先学】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查阅作者相关资料。3、复述课文故事。【学习过程】一、温故•习新导入新课:《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

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活动一:预习检测活动1.作者介绍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

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对于列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列子封为“冲虚真人”,所著《列子》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号曰《冲虚至

德真经》。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活动2.朗读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2、正音杞()人忧天日月星宿()中()伤充塞()躇()步跐()蹈舍()然3、激

发学生齐读。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4、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活动3.借助注释,梳理文意重点字词:崩坠:崩塌,坠落。亡:

无,没有。晓:告知,开导。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果:果然,果真。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四虚:四方。躇步跐蹈:都是踩、踏的意思。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活动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述故事(可以用课堂

剧或者讲故事的方式复述)。二、研讨•拓展活动二:合作探究活动1.品读课文1、杞人忧天地崩坠忧到什么程度?明确: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明确: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

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3、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

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4、两个人都“舍然大喜”,各自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一个因忧虑解除而高兴,另一个因帮助他人解除了忧虑而高兴。活动2.揭示寓意1、文章的主旨是是什么?明确:这则寓言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塌另外一个

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寓意)。2、从这个故事里引申出的成语“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明确: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3、如果从积极方面来看“杞人忧天”,你会作什么样的评价?明确:表现了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意识(积极方面)。活动3.品对话,悟心理1、本文通过什么来展开情节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明确:主要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形象,把杞人那种忧虑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样一问一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活动4.现代

审视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明确: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

之间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乐在豁达。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

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父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

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明确:从现在来看,杞人忧天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简单地看成傻子行为,从新的宇宙观、环保观来说,还是有理由的。比如大气污染、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等问题就值得我们忧虑。所以我们要“忧天”

。三、反馈·提炼拓展阅读薛谭学歌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末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译文:有个叫薛谭的小伙子,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真正学到手,就以为

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把他送到城外的大道旁,为他饯行,并轻轻地打着节拍,唱了一首十分动听的歌子。那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美妙的音响响彻了云霄。薛谭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

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没有敢说回家的话。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课后作业】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及其寓意。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橙臻网精品文库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