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昆明的雨》导学案(校内公开课).docx,共(4)页,114.558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4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昆明的雨》导学案【导学目标】1.细读课文,运用圈点批注法,寻觅昆明雨景中最有味道的画面,并绘制成一张“昆明雨景”明信片。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作者“淡而有味”的文字,感受作者对昆明生活的想念和喜爱之情。2.通过仿写,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美。【学习过程】自主
学习1.朗读抒情散文《昆明的雨》,给加点字注音,并从文中摘录你不熟悉的词语,写在横线上。鲜腴.()青头菌.()黄焖鸡..()鸡草茎.()择.()净炽.()红桂花绿釉.()鸡枞.()2.请为下列名家作品及相对应的作品语言风格连线。老舍《济南的冬天》平淡有味,温馨有情梁衡《
夏感》素朴典雅,简净细致汪曾祺《昆明的雨》细腻生动,清新质朴朱自清《背影》厚重沉稳,气质自然3.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和课后阅读提示,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1)圈画出表现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情的句子。(2)圈点出本文围绕“昆明的雨”,写了那些
内容(景、物、事、人)4.有同学质疑:《昆明的雨》读来很有味道,饱含深情,但用来承载情感的载体却很小,如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小酒店、小酌……这两者之间有点不匹配。我觉得应该选择大一些的,更有名些的载体来表现作者对昆明的深情。我们替作者的
回复是:小组合作任务单:绘制“昆明雨景”明信片明信片制作要求:1.一个适宜的标题:如“肥大的仙人掌”。2.一句经典的描述(从文中摘录):如“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倒挂着还能开花。”【成果展示】展示要求:一人朗读你们自拟的标题及其相关的描
述语句。一人分享选择这句的原因。如用词:“多”“肥大”“倒挂”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昆明仙人掌生命力顽强、长势繁茂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了昆明雨季的湿润,展现了昆明的最独特的风俗。其他人可以补充。(提示: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标点、句式
、意境等多个角度细细品味。)拓展提升给朋友的“昆明雨景”明信片已经一张张绘制好了,同学们能否模仿汪曾祺描写菌子或苗族女孩的语言风格,把刚才我们同学分享的那幅扬州美食“蛋炒饭”或者“阳春面”,用3-5句话,给他们配段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
文字呢,让我们的美食走向世界?学生小组活动:请小组完成张扬州美食的明信片的文字部分。小组代表展示推荐阅读《人间草木》《故乡的食物》《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生活,是很好玩的》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他被誉为“抒情的人
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散文《端午的鸭蛋》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2.【背景资料】《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1939年来到昆明时,当时的中国的
大部分地区已经沦入日本铁蹄的蹂躏之下,包括作者的家乡江苏高邮,作者孤身一人、背井离乡,是在战乱中来到南迁昆明的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师。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
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3.【汪曾祺的散文】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下来没有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的美不在每一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
,说他的字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觉得怎么好看,甚至很不平整,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汪曾祺的文学语言也是这样的。汪曾祺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仅是所谓“载体”,它是作品的主体,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
,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左手小说,右手散文”的言语人生】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
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汪曾祺《人间草木》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情感得到滋润,使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生活是很好玩的》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文与画》四处走
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随遇而安》一定要爱着点儿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人间草木》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