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公开课).pptx,共(12)页,396.278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3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野望王绩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王绩【jì】(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人。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其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作《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
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走近作者诗歌朗诵有感情地自读诗歌。注意读准读音和节奏。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ɡāoxǐyǐdúqín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
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傍晚。徘徊。归依。诗文解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落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小牛,这里指牛
群。泛指猎获的鸟兽。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视,互看。比喻隐居不仕。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1.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交代地点(东皋)
,点明人物的心情。诗文品读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态描写、远景)。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
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跃了起来(动态描写近景)。明确:远近结合,动静结合3.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思想感情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举目四望孤寂无依树林金色
山峦余晖牧人驱犊猎马带禽苦闷怅惘知己难觅野望结构梳理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苦闷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