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市级公开课).ppt,共(13)页,1.094 M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2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
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作者简介背景简介元丰二月七日,御史指出苏轼以诗嘲讽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友人的营救,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
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字词积累遂寝藻荇suìqǐnzǎoxìng停顿示例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重点掌握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看
注释,查资料,小组讨论翻译课文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遂()至承天寺4.怀民亦未寝()4、相与()步()于中庭5、盖()竹柏影也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高兴的样子想于是,就睡一同,共同散步表推
测,大概,原来是只,只是主要内容夜游的时间夜游的原因夜游的对象夜游的地点夜游的内容十月十二日夜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贬官之人张怀民黄州承天寺庭院赏月赏庭中月色描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步于中
庭,目光所及,……展开想象示例:步于中庭,目光所及,满院横斜交错着各种水草,在“水”中漂浮,游荡,抬头一看,在碧空的皓月照耀下,竹、柏,影影绰绰,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学习写景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
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静谧之感动态之美品月下抒怀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闲清闲之人——庭中漫步,悠闲自得闲雅之人——寻觅知己,共同赏月闲置之人——不被重用,悲凉苦
闷积极乐观豁达开朗“闲人”的含义闲人被闲置之人(元丰六年)有闲情雅致之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作者对话【资料】: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
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阅读散文《苏东坡突围》,选自秋雨散文《山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