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望岳》课件(定稿公开课).pptx,共(12)页,3.769 M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0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望岳【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离开长安,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望岳》这首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时,
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泰山:位于山东省,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
出感情。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的别称是岱,开篇第一句即是激动的发问。夫:语气助词,相当于“呀”泰
山绵延的非常远,分开了古代两个大国,齐国和鲁国泰山到底怎么样呀?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荡胸生曾云,决眦
入归鸟。层层云雾在山中荡漾,使杜甫的心胸也跟着震荡,决眦:张开眼角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张大眼睛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终当,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这首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看泰
山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远望绵延近望秀美细望飘渺俯瞰雄伟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雄伟高大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