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八年级《散文两篇》教案(定稿;含2课时).doc,共(4)页,51.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0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XX实验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总课题《散文两篇》总课时2第1课时课题永久的生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
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二.词语检查,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性散文,思路清晰,章法井然,说说你对
文章思路的看法。第一层(第1节)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层(第2节)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第三层(第3—5节)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活动一:合作探究1.文中作者的感情有变化吗?是怎
样变化的?2.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本文运用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四.活动二:语言品析这篇哲理散文篇幅短小,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有许多语句都值得认真揣摩。请摘录部分进行品析。进入情境,介绍作者读读字音,记记字义相互补充交流文章思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教师活动内
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示例: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依然”是依旧,照旧的意思。这句话具体表现了生命尽管是
卑微的,柔弱的,但经历了严寒之后,它依旧和原来一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一个“钻”字有力的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五、拓展思维请你谈一谈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示例: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
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六.课堂总结摘录相关语句,品味议论性散文的语言反复朗读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盘点收获XX实验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课题《散文两篇》总课时2第2课时课题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
的人文内涵。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朋友说,人活着是为了吃饭;那吃饭是为了什么?吃饭是为了活着„„二.词语检查,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什么?为渴望的爱
情而活,为对知识的追求而活,为对苦难的人类的同情而活。2.文章的结构是怎样设置的?总—分—总。开头总提,中间三段对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总结。三.活动一:合作探究1.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2.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是什么呢?其
结果怎样?3.作者所追求的知识分为几大类?其结果怎样?4.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其结果怎样?四.活动二:语言品析这篇哲理散文篇幅短小,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有许多语句都值得认真揣摩。请摘录部分进行品析。进入情境,介绍作者读读字音,记记字义相
互补充交流文章中心论题和结构思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示例: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而“苦海”“
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五、拓展思维1.学习了本文,你有何感受?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活
着的意义,若整天胸无大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这种生活有何意义?„„2.搜集有关人生观的名人名言。①只为家庭活着,这是自私;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奥斯特洛夫斯基②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
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摘录相关语句,品味议论性散文的语言反复朗读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说一说,读一读,记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