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课件(集体备课定稿).ppt,共(19)页,367.0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51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辽宁舰歼-15飞机552号作者简介蔡年迟、蒲海洋均为《人民海军报》记者。本文是发表在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上的一篇通讯报道,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
军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
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背景介绍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通讯的有关知识。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强化爱国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着陆()桅杆()咆哮()娴熟()默契()镌刻()舰艉()湛蓝()浩瀚()无怨无悔()凛冽()一丝不苟()殚精竭虑()zhuówéi
xiàoxiánqìjuānwěizhànhànlĭnlièhuĭgŏudān字音检测娴熟:熟练。镌刻:雕刻。浩瀚: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
认真。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文体知识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初读感知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2.归纳文章的层次。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通讯记录了什
么事件?这篇通讯生动地再现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2、理清文章的层次第一层(1-4):交待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性。第二层(5-20):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第三层(21-26):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合作探究1.
标题“一着惊海天”给你什么感受?2.为何要详细描述塔台和飞行员的对话?3.找出文中的比喻修辞,品味语言。4.文章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1.标题“一着惊海天”有何作用?主标题概括了歼-15首次成功着舰的意义
,运用夸张手法,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往下读。2.为何要详细描述塔台和飞行员的对话?一方面通过对话交代着舰的动作;另一方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扣人心弦,突出了飞机着舰前的紧张有序。3.找出文中的比喻,仔细品味。“刀尖上的舞蹈”“凌波海燕”“疾如闪电”生动形
象地写出着舰的危险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下降的歼-15轻巧的飞行姿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飞行的速度之快。4.文章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气氛;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
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主旨归纳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展现了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