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集体备课).docx,共(2)页,20.642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2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实验小学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预案教学内容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页码:第38——39页内容:例4、练习七的1-4主备人教学时间总课时数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能够为比例尺以及中学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学生能
够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3、
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意图个性化修改与解读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什么叫做比例?2、师:你能否写一个比例?学生自己写。师:他写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探究与发现1、出示P38例4的图。师: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比例吗?学生分组合作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比例式。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个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
做比例的内项。(边说边板书)选一个比例,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外项和内项。师:4:5中的4是什么项?5呢?3、探究发现师:在比例中,有一条规律呢,现在每个小组从这些比例入手去研究,看你发现什么?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当学生说
出后,教师问:这几个比例有这样的规律,在激活已有知识的同时,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更简便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注意位置和名字的对应让学生思考、对比、交流时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不完全归纳法等分析方法。其他的比
例有没有?学生再写,再验证。4、及时概况师:谁能把刚才发现的规律有一句话概括出来?学生说。师:你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吗?学生试一试。三、规律的应用与巩固1、把下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4=14:1523=1.82.79:x=14:1
8师:你根据什么来改写的?在评价第2题时,特别要指出交叉相乘。2、试一试: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3.6:1.8和0.5:0.25学生自己判断,然后汇报。介绍两种判断方法。学生再完成第2小题。3、练习。完成P39的练一练。四、作业P41的1、2、3题五、深化练习(1)23a=15b,
a:b=_____:______充分利用学生写出的多个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比例的数据特点,两个内相、外相的位置是可以交换的,但积是一样的。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判断,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学生明白判断
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培养思维的灵活和多样。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