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武进区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冲出地球》教案(定稿).doc,共(4)页,59.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04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冲出地球【教学目标】1.了解太空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体验技术对航天工程的重要性。2.知道人类冲出地球的探索历程,简单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3.通过体验地球引力的活动,认识物体冲出地球需要一定的速度。【教学重点】重点:认识人类冲出地球的历
程。【教学难点】难点:了解物体冲出地球需要足够大的速度。【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材料:沙袋、小球、羽毛;纸火箭、橡皮筋、纸筒。【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观看神州十二号视频引入课题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仔
细看视频,你从视频中获取哪些信息?(播放视频)2.对啦!就是我国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3.那么在此之前,人们冲出地球探索太空的历程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设计
意图:使用时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活动一:人类探索太空的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1.今天老师将繁星点点的星空,也带来了咱们的课堂。(提问离的近的同学)你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清楚老师手中的图片吗?2.(提问离得远的同学你能看清吗?)学生回答不能,如果他想在自己位置上看清
可以怎么做?(学生:可以使用望远镜)3.提问:我们班级有同学使用过望远镜吗(四周看,邀请学生简单进行分享自己使用的过程),谢谢这位同学的分享,切换图片(展示清楚看到图片)4.谈话:远处的星空还能用手中的望远镜观察吗?不用普通望远镜还能用什么样的望远镜来观察星空呢?我看到同学们摇了摇头,
说了不行。这时候要运用到什么?(学生:天文望远镜),对!就是天文望远镜。你知道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判断)打开课本学生1分钟阅读,找到答案。是谁?对就是伽利略。猜猜他利用这个望远镜观察到了什么?伽利略用它
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5.当人们想观察更远的星空时,只使用这样的天文望远镜足够吗?那用什么来看得更远呢?对啦,就是射电望远镜,那你知道射
电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请同学们阅读屏幕的资料,来告诉我。就是发射电磁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厚厚的大气层可能也有些阻碍,于是就将它发射到太空中,这就是哈勃空间望远镜了。6.你们知道现在全球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是哪个?谈话
:说到中国天眼,就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南仁东爷爷,我们现在通过视频来了解下南仁东爷爷的事迹。播放视频,结束时鼓掌,我们国家就是有像南仁东爷爷一样的科技工作者的奉献,我们的太空事业才可以蒸蒸日上。三、活动二:人类冲出地球的历程1.谈话:但是人们的梦想可不仅仅,
只是视野冲出地球飞向太空是不够的,人们更想自己也冲出地球,我们来看看人类在历史上是怎么做的2.提问:你知道世界飞天第一人是谁吗?他就是中国明朝的万户。3.刚刚看教材的时候有同学质疑万户的行为,现在请大家2分钟带着问题去阅读《探究手册》中万户的资料,思考:万户这样做是否值得?4.学生阅读、并
进行讨论,万户大胆设想、勇于尝试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褒扬的。科学探索充满艰险和挑战,没有前人的探索,就没有今天的科技发展基础。提醒学生虽然万户的精神值得褒扬,但他的行为是危险的,千万不要模仿。5.除了有万户的飞行器以外,又有哪些人类尝试飞天的工
具的,请大家观察课本1分钟,来介绍一下。6.讨论:这些飞行器是如何升空的?(2分钟小组阅读讨论)7.最后小结:这些飞行器尽管结构不同,但工作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靠喷出气体(燃料燃烧生成)产生的推力升空的。8.介绍我国长征系列
运载火箭受到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青睐,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四、活动三:体验地球引力1.谈话:看来现在人类已经掌握了飞天的技术。现在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制造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出示资料:全球有193个国家但是目前设计制造载人飞船进入
太空,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能够做到。思考:冲出地球的困难有哪些?学生回答。在飞出地球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人类克服了它们才能冲出地球。现在我们来体验其中一个最大的困难。出示材料,讲清楚实验要求,指导学生做实验:将沙袋、小球、羽毛抛向空中,重点观察这些物体从同一高度
落下的运动路径,并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体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认识到这是地球引力造成的。(简单回顾四年级地球引力概念)3.谈话:那么看来想要飞出地球就要克服地心引力。接下来我们来体验一场火箭的发射。4
.首先我们观察火箭发射器,如果老师将橡皮筋拉伸的越长,这时候皮筋的弹力是?(学生:大)我们现在试试用不同的弹力将纸火箭射向天空,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拉伸长度的关系。5.展示实验材料,学生阅读屏幕上的实验步骤,学生在课桌下向高空中发射纸火箭,并一教室内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观察
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拉伸长度的关系。5分钟开始测试并记录数据。(提醒:弹射火箭不能对着人发射)6.学生实验。7.分享:刚刚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肯定有了自己的结论。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台分享下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论,并按照我们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橡皮筋筋拉伸xx厘米,纸火箭能发射到教室的xx位
置。学生汇报三组数据,并说出结论。8.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这个小组的结论。总结:火箭飞行的高度与橡皮筋拉伸长度有关,然后伸长度越长,产生弹力越大。9.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个弹力越来越大,发射的速度就会?(学生:越来越
快)当它达到一定的数值,咱们这支火箭就有可能会?(学生:冲出地球!),那这个数值又是多少呢?请阅读资料。10.我们现在来阅读个小资料看看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速度才能冲出地球。(展示资料卡),是7.9千米每秒,这个速度称作“第一
宇宙速度”。7.9千米每秒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来看看,学校的操场一圈是400米,那么1秒有7.9千米相当于几圈呢?老师这里帮你们算出来了19.75圈,1秒接近20圈操场。我们一起感受这个速度,老师倒计时一秒钟,20圈跑完了,所以这个速度特别特别的快。五、总结谈话:除了第一宇
宙速度,还有第二,第三呢,感兴趣的同学回去可以查查资料。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人类冲出地球的发展史,那么人类在冲出地球后是如何探索宇宙的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