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立达中学九年级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PDF
  • 阅读 11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40.813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上海市立达中学九年级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立达中学九年级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立达中学九年级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上海市立达中学九年级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pdf,共(7)页,440.813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03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初中化学单元练习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Cl-35.5Na-23K-39一、选择题1.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是()A.SO2B.NO2C.CO2D.

PM2.5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焦炭用于冶炼金属C.氮气用作保护气D.干冰用人工降雨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可燃性B.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C.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D.通常状况下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4.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9-1.5B.唾液6.6-7.1C.尿液4.7-8.4D.胰液7.5-8.05.下列用于医疗卫生的物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福尔马林B.液氮C

.碘酒D.止咳糖浆6.下列气体中会引起酸雨的是()A.二氧化碳B.臭氧C.甲烷D.二氧化碳7.《流量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

氮气含量高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小时但氧原子并未消失8.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B

.镁条比燃烧后所得氧化镁的质量小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D.50g水与50g酒精混合质量为100g9.在2H2S+3O2→2SO2+2H2O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A.S、OB.只有SC.只有OD.H、S、O10.煤油中含有

噻吩(用X表示),噻吩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点燃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A.CH4B.C4H4SC.C4H6SD.C4H8S11.高温的炭和水蒸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

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2.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

的质量比为2:1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13.烹饪鱼时,同时加料酒和食醋能使鱼肉味香可口,这是因为两者发生了反应(未注明条件):C2H5OH+CH3COOH→H2O+CH3COOC2H5(乙酸乙酯)。下列

四种说法正确的有()①乙醇具有气味②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增大③能闻到香味,是分子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④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A.1种B.2种C.3种D.4种14.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

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l00mL的量筒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15

.右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16.小轩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

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C.在②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在③中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17.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

、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A.生石灰和水B.石灰石和稀硫酸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大理石和稀盐酸18.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

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的化学式是O2B.通常状况下,丙是一种气态物质C.该反应条件是点燃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19.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100gH2O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30℃将两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到相同温度,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20.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

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碳酸钙的容器中B.n点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前完全反应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不相等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二、填空题21.化学用语是最简

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1)2个氢分子__________(2)硝酸__________(3)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4)2Hg______(5)氦气__________。22.

“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下图:(1)通过滤网可去除___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2)抗菌活性复合滤液中有活性炭、交换树脂等。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___。23.下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60℃时,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2)将40℃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制成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3)在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

________。24.(1)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灭火。①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

热分解生成磷酸(H3PO4)和氨气,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两个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

磷的着火点为240℃)。若挤压左侧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挤压右侧滴管2,一

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③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前,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通入CO2的作用:①排出装置内的空气,②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写出一氧

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丁处试剂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该装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A.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三、简答题

26.乙烯(C2H4)的摩尔质量是______,0.1molC2H4含有______个氢原子。2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结束后,钟罩

内液面高度低于刻度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8.(一)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猜想

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713119【探究过程】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

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____。【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反思】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_______(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图,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3)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3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实验人员

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50g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__

____(答1条即可)。(2)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3)依据图回答:①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______。②在25℃~45℃的范

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______(填“增大”或“减小”)。(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CDAABDADAB11121314151617181920CDBCDDACDC二、填空

题21.2H2;HNO3;33NH;2个汞原子;He22.难溶性;吸附23.硫酸铵;增加溶质;28.6%24.(1)N2;NH4H2PO4===H3PO4+NH3↑(2)CaCO3+2HCl==CaCl2+H2

O+CO2↑;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2H2O22MnO===2H2O+O2↑;燃烧管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25.检查装置气密性;C+CO2===高温2CO;Fe2O3+3CO===高温2Fe+3CO2;2NaOH+CO2==Na2CO3+H2O;A三、简答题26.28g/mol;2.408×1

02327.CO2+2NaOH==Na2CO3+H2O;氧气有剩余28.滴加石蕊试液会变蓝色;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CO2;Ca(OH)2+CO2==CaCO3↓+H2O29.质量和化学性质;1

.6;10%30.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变化;40℃;增大;增大氨水与CO2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吸收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3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