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6. 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5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931 MB
  • 2023-03-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6. 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6. 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5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6. 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5.doc,共(5)页,2.93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0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哈哈镜,笑哈哈》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岭南版美术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中的第六课。“玩”是小朋友的天性,本课旨在以轻松的形式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学习内容知识性与愉悦性并重。哈哈镜,是很多小朋友比较熟悉的事

物,由于它能使镜中人物“变形”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本课尝试以“美术与科技”为切入点,以哈哈镜凹凸面能使物体“变形”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张像哈哈镜一样会“变形”的画,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中所指的“哈哈镜”是指一

张会变化的画——折纸添画,也就是在一张三折后的纸上画一个头像,打开后在中间空白处添画。折纸添画的人像,好比一个人像变形记,其重点在于“折”和“添”,其中的“添”是变形记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纸张空白处连接并添加线条和色彩,随意发挥,能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创意

思维,模拟出哈哈镜的“夸张变形”现象。教材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有新鲜感,他们好奇、好动,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由于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刚学过一点“基本形”和“点、线、色”的知识,已经学会了一点点概况和表现的方法

,本节课里要求运用有关的知识。但是,很多看似简单的知识,但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很多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却难度很大。一方面,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刚刚进入小学的学习中,还处于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起始阶段,各项基础和习惯还没有建立起

来。另一方面,对于生活中的经历也表现不一,例如,有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照过哈哈镜,甚至有些学生连哈哈镜是什么也不知道,也有一部分虽然照过哈哈镜,但可能年龄比较小,说2也说得不太清楚。因此,教学活动必须降低难度,加

强直观性,采取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的活动形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初步学习的“夸张变形”的手法,并能用“点、线、面、色”表现人物和装饰这一张“会变的画”。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探索中掌握“折叠和添加”的方法;在“

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面、色画出人物并进行装饰。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身边事物引起兴趣和好奇,并大胆自由进行“玩具”的创意设计,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折”、“画”和“连接”、“添加”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的画”。(2)难点:掌

握“先折后画”以及添加的方法。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我会采用“情境教学策略”,以多媒体课件营造欢乐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探究与表现“哈哈镜”现象。其中,利用摄像头和软件,现场模拟出“哈哈镜”的效果,以强烈的现场感和科技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哈哈镜前的

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用探究的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创新的思维。2.直观教学策略3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感知事物很直观的特点,直观教学较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

采用多引导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使用“虚拟哈哈镜”等让学生体验哈哈镜的变形效果;使用多媒体课件、范画、示范用具等教具,演示“折叠和添加”的方法,达到直观的效果,使学生学会“折叠和添加“的方法,掌握本课的知识点,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画

笔、纸张。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示例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4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趣味导入1.以哈哈镜的简单故事引入。2.导入课题。1.听故事,进入情境。2.了解学习任务。导入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欲望

。课堂发展观察体验——照1.播放教师头部变形的flash动画(图1),提问:老师的样子变化了吗?2.请学生上讲台通过摄像头,在屏幕上显示“哈哈镜效果”的样子。提问:他的样子发生什么变化?1.观察flash动画的变形效果。2.听同学上

讲台照哈哈镜,其他同学观察同学照哈哈镜的样子(图2),并说出哈哈镜现象——夸张变形。3.得出“哈哈镜表面弯曲,照出来的样子就变形”的结论。通过不同形式的“哈哈镜”,观察体验人像变形的现象。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增强体验和观察,培养观

察能力。探究学习——折1.展示折纸(图3)。2.老师演示折纸方法。1.观察与思考折纸的方法。2.教师演示,同学跟着折。通过小组探究和比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画1.教师在课件中演示的构图的变化(图

4)。2.教师操作课件演示基本型的概括方法;3.教师操作课件演示点、线、色的运用。1.构图。判断教师演示的构图,选出更好的。2.学习用基本形概括人物造型。3.复习点、线、色的运用。进一步学习构图、以及点、线、色的运用,培养观察能力。5探究学习——连、加1.组织学生进行“连接和添加”的游戏。(

图5)2.引导学生思考纸的方向。1.尝试、思考和观察“连接和添加”的方法。2.思考纸的方向。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探究“大胆变形、巧做装饰”的方法。欣赏借鉴启发学生欣赏与评述学生作品(如图6)。欣赏与评述学生作品,发现作品中可学习之处。学习优秀作品,锻炼欣赏评述的能力。创作活动简单示范;

巡回辅导。画一幅像哈哈镜一样会变的有趣的画。培养合作精神、创造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轮流出来展示作品。小小魔法师——表演自己制作的哈哈镜。(图7)在玩乐中,体现自我价值,并提高自评互评的能力。课后延伸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的变形艺术。欣赏艺术大师的变形艺术(如图8)。延伸有关

的变形艺术,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