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一下《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领唱与齐唱)劳动最光荣(童声独唱) 铁匠波尔卡(管弦乐)》教学设计2.doc,共(2)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4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苏少版音乐一年级《铁匠波尔卡》教学内容:铁匠波尔卡教学目标:1、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和表现力。2、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3、通过参与乐曲《铁匠波尔卡》的系列活动,能与
他人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培养孩子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4、尝试探索体验使用乐器,并选择合适的乐器为乐曲伴奏。教材分析:《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
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为本次大会的内容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沾作为节奏乐器
。乐曲采用D大调。复三部曲式,在敲打铁砧为节奏的4小节引子后,乐曲呈现出单三部曲式写成的第一部分主要主题。此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教学重点:1、通过律动、乐器表现乐曲《铁匠波尔卡》,熟悉乐曲
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独特风格。2、在音乐的听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教学难点:尝试按照音色将乐器分类并演奏表现音乐。教学准备: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一、感受音乐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
到奥地利的一家铁匠铺去参观,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出发吧。二、音乐律动1.师:终于到了铁匠铺了,在我们走的途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2.听铁锤声音,模仿做一做。3.(课件出示图谱)师:看看这个图谱中是怎么做的?(引导生一起说并模仿)4.师生配合大小铁
锤打铁动作,休止符做擦汗。5.听辨片段一是大锤还是小锤,并用动作模仿。6.跟着老师用打铁的动作表现音乐。(播放全曲,师带着生原地一起做一做,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打铁,第二部分拍手,听到大锤声音做打铁动作)7.看图模仿拉风箱动作。8.跟着音乐片段二有节奏的模仿拉风
箱动作。9.结束句将擦汗动作改成拉风箱师生配合练习,男女生配合练习。10.全曲完整表现。三、乐曲简介1.出示课题。2、师:波尔卡其实就是源于波西米亚民间舞蹈,节奏明快,富有跳跃感。《铁匠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据说有一次,他经过铁匠铺,听到叮叮当
当的打铁声音突然产生灵感,就创作了这首曲子。也成为他一百多首波尔卡乐曲中最有名的一首乐曲。四、乐器家族1、为乐器找家(1)教师示范分出木质和金属乐器。(2)学生尝试听辨并分类。2、乐器演奏(1)选出大小铁
锤音色的乐器,类似拉风箱声音的乐器。(2)全班分成三组,用乐器为乐曲伴奏。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的作品《铁匠波尔卡》,小朋友们一起跳了也一起演奏了,大家玩的开心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