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五下《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3.doc,共(3)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2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拔根芦柴花(苏少版)教材分析:《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流行于江苏扬州地区的秧号子。它由高音曲起腔,声调高亢明朗,旋律活泼跳跃,起伏较大,具有山野风格。各种运用芦柴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做衬词,既美化了歌曲,又显现了淳朴的乡土气息。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已
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拔根芦柴花,了解江苏民歌特
点。2.通过演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各种装饰音的演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划船歌》《凤阳花鼓》上次的民歌之旅,我们走进异域
风情的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花鼓之乡安徽,感受了那里的民歌的魅力,让我们再次唱响这两首民歌吧。二、了解民歌。三、学唱歌曲。1.了解创作背景。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3.学唱衬词。4.学唱歌词。5师生接口唱。6.生完整演唱。四、表现新歌(1)师:同
学们唱得不错,因为民歌产生于民间,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出来的,我想这首《拔根芦柴花》如果用方言来唱的话一定更有趣!(2)听一听!用方言唱的有什么特点?你能学其中的几句吗?(师总结:扬州方言鼻音比较多,发音位置较前,zhi,
chishi,都变成z,cs)(3)跟师用方言读一读第一段歌词(4)师,有句话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觉得我们可以向这句话挑战,唱的比说的好听!(5)生,用扬州方言唱。五、拓展复习扬州民歌《杨柳青》,感受扬州民歌特色。六、总结师:今天我们
一起学唱民歌《拔根芦柴花》,课上你还了解了哪些东西,能告诉我吗?师:民歌反应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华夏五千多年的旋律,下次民歌之旅再见。教学反思:一开始,以民歌复习的方式带着孩子们感受民歌的韵味,在介绍了什么是民歌之后
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首扬州的民间歌曲《拔根芦柴花》,整个课堂充实、快乐而又活跃。孩子们被夏老师的音乐魔力感染着,沉浸在音乐的快乐中。课堂中,注意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的节奏美、旋律美,循序渐进
地进行教学。让孩子们一步步的感受旋律、掌握旋律,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不仅在听觉效果上,在某种程度上感觉也像是在感受一种人生,我想这就是音乐的美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