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唱:一只鸟仔 斑鸠调》教学设计7.docx,共(5)页,34.09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1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一只鸟仔》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认识下滑音。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2、能用具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动作、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台湾民歌的方言和特色,追根溯源,挖
掘台湾民歌的由来。3、通过学唱闽南语版的《一只鸟仔》,找一找新老歌曲的相同与不同点。4、通过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歌曲。教学重难点:1、能够生动传神地唱好“下滑音”。2、学唱闽南语版《一只鸟仔》,对比新老民歌的相同与不同。教学过程:一、故
事型导入:师:森林的早晨,露水折射朝霞,草叶焕发新颜,鸟儿飘送音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黄鸟伸了伸懒腰起床啦,它推开窗户一看,好美的晨景啊,不禁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师边打响板边念出小黄鸟的节奏)X0X0︱X0X0║咕
咕咕咕师: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小黄鸟的歌声吧!(师打好拍子示意学生进入)师:这时,一只小蓝鸟经过,听到了黄鸟那动听的声音也忍不住应声道0XX0XX︱0XX0X║啾啾啾啾啾啾啾师:你能模仿蓝鸟的歌声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师打好拍子示意学生模仿)师:小黄鸟和小蓝鸟的歌声互相应和着,仿佛创作出了一首好听的奏鸣曲!师:一二小组你们扮演小黄鸟,三四小组你们扮演小蓝鸟,让我们来一段美妙的二重奏吧!(设计意图:用故事型导入,激起学生对节奏学习的兴趣,模仿老师的声调与节奏,使学生更容过掌握。)
师: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引来了一只鸟仔,听,它在树枝上俏皮地读起了童谣,让我们跟着小鸟仔一起来读一读吧!1.跟读师:老师想和你们来合作一下,让我们来接口读一读。2.接口读师:好听吧?你们想不想单独来试试?3
.学生单独读师:小鸟仔在树上读起来欢快的童谣,森林里的鸟儿也情不自禁得为她伴唱,这两组同学你们来扮演鸟仔,这两组同学一组唱咕,一组唱啾啾,让我们合作唱起来。(设计意图:声势的合作为最后的完整呈现做铺垫,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二、学唱
旋律师:在欢快的童谣和鸟鸣声中,老师也忍不住要来唱两句了,听完说说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师范唱)生:活泼欢快、有趣。师:这首欢快活泼(有趣)的歌曲是一首台湾童谣,名叫《一只鸟仔》(歌谱呈现),让我们再一次静静聆听,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组成?(播放范唱)生:四个乐句。师:小
黄鸟很想邀请你们一起来唱唱这四个乐句,唱的时候能帮它找找四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1.(师提醒歌唱姿势,单手弹奏旋律)2.(前八后十六的节奏,一起来单独唱一唱,唱出节奏的紧凑感)3.(师示范唱休止的地方,师:休止符的地方唱得短促有弹性)生:四个乐句节奏相似。
(出示节奏)师:除了这几个地方有些变化,其他的节奏都是相同的。让我们来打一打这个节奏吧。(师用响板带学生打一打)(设计意图:用响板帮助学生固定基本节奏,让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主要节奏。)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小黄鸟边唱边跳,瞧,它在天空中舞出了
一条条优美的旋律线,让我们跟着小黄鸟一起来唱一唱,伸出你的手指来画一画她飞行的路线吧!你能找找这些旋律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出示图谱)生:一三两句旋律线相同,二四两句除了开头的小音符一个6一个2和61、661不同,其
余都相同。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它们的旋律线是相同的,她们的音相同吗?生:不同师:请第一第二组来唱唱第一乐句,第三第四小组来唱唱第三乐句,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师唱一唱上下的小音符作对比)师:它们的小音符之间相差了二度
,我们把这样的旋律进行称为移位。师:二四两条旋律线有重复,也有变化。男生请你们唱第2乐句,女生来唱第4乐句,让我们也来比较一下吧。师:大部分旋律是重复的,有些地方作了一些变化,我们把它称之为旋律的变化重复。(设计意图:有趣生动的图
谱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指出旋律之间的特点,学习旋律也不枯燥乏味。)师:现在请你们挺起腰板,提起笑肌,完整得把歌曲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由哪些小音符组成呢?生:12356这五个音。师:是呀,这就是中国固有的五声调式,它
们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分别是宫、商、角、徵、羽,请跟老师读一遍,认识一下它们吧。小黄鸟跳着优美的舞姿,跳累了停靠在5这个尾音,即徵音上,所以称之为五声徵调式。(设计意图:了解中国固有的五声调式,掌握如何判断五声调式。)三、学唱歌词师:可爱的小黄鸟一早起床后都干了些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听听
看吧!生:叫啾啾、挠一下挠、找朋友。师:那赶紧让我们把这些有趣的歌词放入歌曲中唱一唱吧!(二)、唱动合一1、把歌词放到歌曲中唱一唱,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唱两遍(出示下滑音记号)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我也
想来唱两句了,听听我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边唱边出示下滑音、加入肢体语言)生:老师加入了这个记号师:原来我是请来了音乐小助手——下滑音,来帮我唱好这首歌呢!让我们也把下滑音加入歌曲中试一试吧。(生唱一遍,老师可把下滑音
的地方单独拎出来唱一唱)师:唱得真好听,你发现了吗,老师刚才用了哪些肢体语言来表现下滑音呢?生:做动作师:你想用什么肢体语言来表现下滑音呢?让我们加入你创编的肢体语言来唱一唱吧。(运用肢体语言完整唱)师:你们的歌声真好听,老师
还想听你们唱,请小黄鸟和小蓝鸟接口唱一唱,每组唱一个乐句(分成两大组,接口唱)(设计意图:加入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学生唱好下滑音,提醒学生注意下滑音的地方要唱的夸张到位,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活泼情绪。)(三)、多样化演唱1、一乐句一乐句接口唱。师:小蓝鸟唱的真好听,老师
想请小蓝鸟表现一下下滑音的地方,小黄鸟唱第一小节,蓝鸟唱第二小节。2、一小节一小节接口唱。3、师:老师还可以用这样的形式来演唱。(播放范唱,师示范轮唱)师:我是从哪里进入的?生:第二小节进入。师:这样的演唱形式叫?生:轮唱。4、播放范唱,师:请你跟着我一起轻
声轮唱吧。师:唱得真不错,你们想单独来试试吗?第一大组你们先唱,第二大组你们来轮唱。5、生生轮唱(设计意图:改变演唱形式能让学生挑战不同的合作形式,让歌曲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师:歌曲中的歌词也出现了很多有趣的衬词,你知道是哪些吗?生:咿嘟、丢丢铜仔师:你们知道这些衬词是什么
意思嘛?生:不知道师:咿嘟是闽南方言,没有特殊含义。丢丢铜仔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播放图文讲解:丢丢铜仔的典故)师:原来“丢丢铜仔”字面意思是模仿山洞里的滴水声,如今已成为流传于台湾宜兰一带的曲调“宜兰调”了,让我们也一起来听听宜兰调吧。(展示宜
兰调歌谱,播放宜兰调)(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歌曲的由来,使歌曲本身更加具有深度。)师:你听,宜兰调的旋律和一只鸟仔是不是很像啊?生:是的师:其实一只鸟仔就是在宜兰调的基础上改编的,经过改编之后,歌曲变得更加?生:生动有趣了。师:宜兰调的歌词还运用了闽南方言,这样
就更具浓郁的闽南风味了。一只鸟仔也可以用闽南方言来唱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师:闽南方言唱起来真有趣,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生:想1.师带领学生读歌词,每一句着重解决难度的几个音。一句一句学,每一句都读透仔进行到下一句。2.
完整地读一读。师:真是一群聪明的鸟儿,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轻声跟唱吧。(放伴奏)(设计意图:闽南语版本的《一只鸟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了台湾方言的特色。)(机动环节)四、拓展第一环节:读童谣+声势师:大森林美妙的一天开始了,让我们读着童谣,加入声势来表现大森林的早晨吧。读童谣+X
0X0︱X0X0║咕咕咕咕0XX0XX︱0XX0X║啾啾啾啾啾啾啾第二环节:齐唱+轮唱师:中午来到了,森林里热闹了起来。鸟儿们欢快地唱起了歌谣,让我们一起歌唱吧!第一遍齐唱歌曲,第二遍轮唱。第三环节:闽南方演唱师:最后,让我们唱着闽南方言高高兴兴地回家吧!(设计意
图:整体呈现,用歌唱及表演的形式把整节课的内容梳理一遍。)五、小结师:美妙的一天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鸟儿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快乐得飞出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