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演唱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评记录5.docx,共(2)页,14.56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2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评记录刘老师:张老师的预设是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爱,可以把这种感情多放到表现歌曲当中去。首先他给大家欣赏轻柔、优美的《摇篮曲》,然后又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爱我们的。然后又让孩子们联想小时候妈妈的关怀。接着导入歌曲。在教
学当中,视觉和听觉的交替的展现,引发学生由表象进入形象思维。在进行教学时要把握歌曲深情、轻柔、宁静的基本情绪,多媒体再次展示:布满星星的夜空,我给妈妈披花袄情境,讲解歌曲中的结束句,虽然只有一个字,是用哼鸣来演唱的,但是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着我们对妈妈
深深的感情,因为我们对妈妈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经过画面的展示和老师的启发,学生情弦被拨动了,想象的大门也随之打开,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妈妈工作的辛劳和平时对我们的种种关爱。合理的想象不仅渲染了歌曲的情境,表达了歌曲的情感,而且使学生对歌曲的艺术性
、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演唱时,学生能用轻柔的歌声完美地唱出对妈妈的一片挚爱与真情。王老师: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唱到56|5-|(夜深了)这一句时,有些同学有喊唱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老师带领同学们分析歌曲时候可以第一遍初听歌曲后提问:摇篮曲是谁
唱给谁听的?什么时候唱?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唱?第二遍听音乐,学生回答.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孩子的,晚上哄孩子睡觉时唱,应该用很弱,很轻的声音唱.教师总结:摇篮曲一般都是妈妈唱给孩子的,而这首摇篮曲是孩子唱给妈妈的,歌声中充满孩子对妈妈无限的爱,
我们应用深情轻柔的声音来演唱.第三遍听音乐,学生小声哼唱旋律.第四遍听录音,学生跟唱旋律.通过分析,学生改掉了喊唱的坏习惯,能够用较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张老师:这一节课在拓展聆听活动时,有个别同学很内向,积极参与的意识不如其他学生,教师应在这时给予他们多多的鼓励,使他们敢
于想象,勤于思考,勇敢自信,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正是孩子们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着意关注的。总之,只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潜力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王主任:本节课的设计以真实、朴实
为主,让学生扎实的学习歌唱、在优美的音乐中学会审美、学生感悟,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感谢、学做善良的人、学做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