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演唱 这是什么》教学设计1.docx,共(4)页,18.6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1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册第8课时间的歌第三课时《这是什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这是什么?》2、做“发声练习”和节奏传递的游戏3、按教科书的要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为谜语,“
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还会发出“嘀哒”与“当当”的声音,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歌曲的旋律在有规律的节奏配合下,轻松、跳跃,第一、二乐句形象地描绘出钟表的机械声和报时声,第三乐
句是重要的两个小乐句,呈示着两个设问,第四乐句是个扩展的尾句,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给人以完整的结束感,结合歌词提示学生要有时间观念,并暗示着谜底。教学目标:能用自然轻松的歌声演唱《这是什么?》并按图谱要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1、用轻松愉快而有弹性的声
音演唱歌曲。2、能协调的做到边打节奏边唱或边表演边唱。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的咬字唱歌。2、学生容易把歌曲第二乐句的“2020︱5—︱”(5唱低音)和第一乐句的“5050︱5—︱”唱成一样。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双响筒和三角铁。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与老师
合作唱一唱。唱的自然、轻松一点。1555|5432|13|50|师didadadadidadida生dadada1555|5432|13|10‖师didadadadidadida生dadada二、自编节奏,分组做节奏传递游戏。1、复
习学习过的节奏,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击出四拍节奏让学生做模仿传递。2、做不出声音的节奏“火种”传递由每组的第一个同学编创四拍节奏,。并用手指点击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位同学,小组的最后一名同学边读边打出节奏。由教师验
证是否正确。三、学唱歌曲《这是什么?》1、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谜语歌曲,歌名就叫《这是什么?》,请大家用耳朵仔细听,听完后猜一猜,这是什么呢?2、初听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3
、学习歌词“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小闹钟真的会告诉我们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吗?4、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的咬字唱歌。“嘀嗒”要唱得整齐轻巧,“当当”要唱得相对要强而有弹性。两个“当当当”的演唱:在唱第二句时用下蹲的动作,提示学生注
意音高。5、分小组表演歌曲。听听他们的歌词唱得是否很清楚?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四、用打击乐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1、按教科书的要求学会伴奏。2、试试、奏奏。怎样敲击你觉得容易做,又好听?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你们的合作融洽吗?你
的演奏是否与同学的歌声融合在一起?3、完整的表演歌曲。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这是什么?》,心里是不是特别高兴啊,不过,快乐的时光总觉得过去的太快了,这不,闹钟提醒我快要下课了,同学们能为老师再表演一次吗?让我把你们最好听的歌声,最灿烂的笑容和最优美的节奏留在记忆里来。让我
们伴随着这欢快的音乐,唱起来敲起来,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