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闽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课《什么样的人朋友多1》教案.doc,共(6)页,3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3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基本信息1.参加组别:小学2.选题归属:题目所属选题指南中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所属地区:秀屿区4.学校类别:农村学校参加组别小学选题归属四年级第三单元所属地区秀屿区学校类别农村学校同学之间——小学学习
交往辅导【适用年级】四年级【活动目标】1、明白同学交往中产生冲突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2、通过沟通交流,学会正确处理同伴关系。3、学会看问题从多角度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际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讨论
,学习处理冲突办法。【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办法来更好地调整自己,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际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设计理念】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他们在感受同伴友谊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同学交往的烦恼。四年级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的限制,容易产生认识上以
自我为中心,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往往不会从自身角度分析,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有看法,牢骚满腹,烦恼重重。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有什么样的交往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交往行为,也就产生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
面对冲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化解种种冲突。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从而帮助他们减少可能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改善
人际关系。【活动过程】【暖身游戏】:1、暖身活动:大树与松树2、活动程序:(1)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老师或其他没有成对的同学担任临时人员。(2)老师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
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的“大树”;老师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当的人应表演节目。(3)老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老师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当的人应表演节目。(4)老师喊“地
震”,不动,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老师或其他没成对的人也插入队伍中,落当的人表演节目。3、采访学生游戏的感受。【设计意图: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课题的引出做好铺
垫。】【活动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冲突同学们,刚才玩得可开心啦!不过同学们在平时的相处中偶尔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冲突。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板书课题)二、小品表演,感受冲突小品:《课十分钟》
(剧本附后)(1)三名学生表演小品。(2)谈体验和观看感受。(采访表演学生的体验感受和观众学生的观看感受。)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个小品,你有什么想说的?采访表演小芳的学生:你演的小芳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她这样做有考虑到后果吗?你猜测一下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伤害)采访表演小英的学生:
小芳朝你演的小英数落时,小英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平时经发生的事情,通过表演让学生释放自我,让看的学生直接感悟学习,通过角色互换表演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待人才能合理解决冲突。】(2)学生再次表演:①小组讨论该如何表演。②请刚才的学生再次表演,并作出正确的处理。③
比较两次表演的不同结果。(3)小结: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关键看你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冲突。三、创设情境,解决冲突(1)情境再现:①写字课上,鹏辉不小心碰了家悦的桌子,家悦的字写歪了,于是两人吵了起来。②打乒乓球时,金伟不小心打到了林延,他马上向林延说对不起并走上
前查看林延被打的部位,林延说没关系。③廷芳上学要迟到了,她急匆匆冲进教室却撞到了端着本子的彦婕。本子撒了一地,廷芳只管回到座位,彦婕郁闷地捡着本子。(2)小组讨论: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如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3)小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
问题,不要光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意图:让全体同学一起自己感悟、体验平时自身可能遇到的经历,从而达到学习解决的目的】四、总结提升,心理导航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解决同学之间发生冲突的方法。我们懂得了一些心理学知识,认识到怎么做,才与同学友好相处
,现在给大家一个说说心里话的机会,你可以向曾经和你发生过冲突的同学写一封简短的信,把当初的问题好好说明白或向同学道声歉。2、学生听背景音乐,写心里话。3、把写好的心里话交给对方,齐唱《找朋友》。【设计意图:【从创设的情景到现实生活的自身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切实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附:小
品:《课间十分钟》剧情简介:课间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玩跳皮筋,分组时小芳不愿和小英一起玩,还指出人家的缺点,令小英很难堪。人物角色: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地点:教室旁白:下课了,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四个人来到操场上,
拿出橡皮筋准备跳。开始分组了。小芳说:我不和小英一位,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小芳哪里能容得下小英说她,便破口大骂起来:“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旁白: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
到一边,哭了起来。从此,小芳和小英谁也不理谁了。【教学设计反思】美国心理学家莱斯曼说:“整个青少年期是完成心理和心理成熟的阶段,是形成个性的阶段。”所以说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人际交往对儿童身心发展有重大影响。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
时期,是儿童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学习生活、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在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活中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
使得孩子们更多的是面对电视机、电话、电脑网络等,而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因此,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成为我们当前心理辅导教师的重
要任务之一。依据2012年国家教育部修订并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
适应等方面的内容。”这节心理健康辅导课设计选择了人际交往,源于前几日我在班级管理中碰到的一个常见又令人骇然的现象,即学生之间发生冲突之后,出现报复。这令我大吃一惊,原来学生突然长大。现在学生进了四年级,冲突事件越来越多,且性质日益恶劣。小
则恶语相向,大则大打出手,甚至出现报复。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越来越强,常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在和同学交往中经常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冲突。研究表明: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
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心理特点变化明显,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
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因此,我及时设计本次辅导活动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验,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与同学交往,从而帮助他们减少出现攻击性行为,改善人际关系。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讨论,学习处理冲突办法。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办法来更好地调整自己,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际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2、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别点出学生的真实姓名。3、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提前告诉学生教学中所说的情景是所
有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的,以免引起学生的误会。【备注】(1)本设计中飞暖身活动引自:叶一舵主编的《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180例》中第二页。(2)参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