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冀少版】一年级下册《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8.doc,共(7)页,6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93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山谷回音真好听一、教学课型唱歌课二、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材分析《山谷回音真好听》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唱歌课。歌曲简洁、朴实,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
成一段体歌曲。一、二、五乐句运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旋律简单明快、流畅;三、四乐句旋律的完全重复以及力度与强弱对比,生动描绘了“回声”的音乐形象。四、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反复
强调,学生们的唱歌习惯好了很多,基本上不会一开口就喊,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声音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并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五、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
目标:能聆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响,辨别出声音的强弱。2.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轻快、富有童趣的声音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并能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用强弱对比表现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演唱、聆听、表演,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了解“回音
”这一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轻快、富有童趣的声音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并能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用强弱对比表现歌曲。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对歌曲
的歌词进行创编,并以小组形式展示。七、教法和学法1.演示法2.模仿法3.听唱法4.游戏表演法5.讨论创作法6.小组合作八、教学准备音乐课件、电钢琴、各种打击乐器等。九、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好!生:啦啦啦,啦啦啦,老师您好!(二)激趣导入: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音乐课堂。今天有我带领
大家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你们一定喜欢去旅游吧?(生:喜欢)师:那好,让老师带你们一起来趟愉快的旅行吧。(播放课件音乐片段一)1.听一听(在音乐片段一后,紧接着听音乐片段二,播放闪电下雨的画面。)师:糟糕我们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天气?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雷
声、雨声)师:你听到的雷声、雨声是什么样的?(雷声大、雨声小;引导学生会打出:雷声强、雨声弱。)2.认识力度记号音乐中强用f表示。音乐中弱用p表示。3.做一做把力度记号f、p粘贴到合适的房子中。4.敲一敲(1)出示打击乐---大鼓,
教师敲击让学生辨别用力敲击时的强和轻轻敲击时的弱的声音变化。(2)观察“舞蹈的粉笔头”从中得出: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粉笔跳的高。小的、轻的声音叫弱,粉笔头跳的低。(3)做一做(“舞蹈的粉笔头”游戏)游戏玩法:当老师敲的强时,小朋友们就跳的高。当老师敲得
弱时,小朋友们就跳的低。(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参与其中。再重复一次时,让学生来敲击强弱不同的鼓声,教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动起来。师生合作互动。)(三)新授歌曲实践表现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回音)师:让老师带着你们去领略一下兴隆山春夏秋冬的美景吧!提出问题:思考在山谷中说话会产生什么?(回
音)2.山谷游戏(仔细听辨——喊声与回音的强弱对比)游戏实践活动:教师喊原声,学生模仿回声。你想对着美丽的山谷说些什么呢?(请个别学生说,其他学生模仿回声。)3.学习新歌:“唱回音”(1)回声游戏解决歌曲中出现模仿回声的片段,老师
和学生合作完成练习。(2)听录音范唱曲(感受歌曲情绪)师:小朋友们模仿地真好,我们一起来听听《山谷回音真好听》。(出示歌片,并播放《山谷回声真好听》范唱曲)想听听老师唱吗?来点支持的掌声吧。(弹唱形式进行范唱)(老师范
唱,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有表情地歌唱和歌曲乐句“啊”的不同力度表现的原声与回音的对比效果。)(3)学习歌词采用跟读、齐读、按节奏读的方式进行。注重“啊”的强、弱练习。(4)学唱歌曲采用:听唱法、模唱法、轻声唱、师生接龙唱等形式学唱歌曲。并引领学
生进行三、四乐句的强、弱处理。(5)巩固歌曲采用随琴齐唱、听录音伴奏唱、男女生分组唱、师生接龙唱表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四)课堂拓展、鼓励创造1.启发创编师:小朋友,想想看,除了山谷里有回音,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有回音呢?相互讨论一下,看谁最细心观察了。自由发言:地下车库、楼道、话筒、隧道
里、大桥底下、山洞里、天坛的回音壁里有回音……对话:我想请大家根据刚才学过的歌曲,重新给它编一编歌词。我们一起来试试吧?2.小组合作展示比赛。(五)课堂小结1.课后延伸课堂小结教师:唱得真不错,今天,小朋友们来到
山谷开心吗?山谷的回音怎么样?(真好听),“回音”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自然界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2.学生律动演唱歌曲。课堂结束。音乐再见歌下课十、教学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科特点2.注重兴趣培养,
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十一、教学反思1.用多种形式教学,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在教学中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在学唱歌曲时,我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歌词,再分角色对唱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歌曲,有了对唱的比较,这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唱
好歌曲。通过对本首歌的学唱,再让学生自编歌词,来体现学生的创造与表现能力。在后面的“编创与活动中,采用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创编歌词,从而使学生有了定性记忆,并自然地进入角色,掌握好节奏,并把这个角色演好。最后在聆听时经过初听→提示→复听→提示(想像)→比较,最后以自由表演的形式结束,
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了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也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强弱音的变化效果。2.多给学生体现自主与合作的机会。新课程要求我们体现学生的自主与合作。不论是在编创歌词,还是在创编与活动中,我都让学生自主去参与、去表现。如在编创歌词中让他们小组合作,自编自
排,再演唱表演给大家听(看),最后让他们自己表演自己评价,要说出“好”与“不好”的道理,教师给予最后总评,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评定结果,让他们在以后的编创中知道怎样与同学合作,才能取得成功。3.艺术的本身起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本节课以游兴隆山这条旅游
线为主线,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回音效果,通过回音模仿、聆听歌曲、演唱、创编舞蹈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发现美、寻找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明白美妙的音乐并不遥远,我们只要认真观察,随时可以发现。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
出发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授课人:康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