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赣美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 字体的变化》教学设计3.doc,共(4)页,31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69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字体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版本赣美版学段六年级上学科美术章节第8课课题名文字的联想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
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的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3、情感目标: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习
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提高审美文化素养。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教学难点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
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教具PPT课件、变字的动画、范作、电影,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时间安排1课时课后小结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摹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本课教材以“学生与文字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
在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时,体会汉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教学时,给提供学生“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对文字设计变形的兴趣,充分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表意能力。备注教学过程2(一)
导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1、猜字游戏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古代汉字,它们长得怪怪的,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来辨认辨认呢?(学生指认象形文字,教师确认正确答案)2、教师出示课题→《文字的联想》3、教师介绍象形字的起源师:我国出土
最早的文字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处叫殷墟的地方。在那里出土了大量的乌龟及兽类的骨头,这些甲骨上面就刻着古人遗留的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二)新授——学习联想方法1、师: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一般而言,象形
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2、师:这些古老的文字就像一幅幅图画一样,非常美妙!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汉字是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变成了今天的简笔字。3、师: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三种基本的文字变形方法。1)字义联想法2)夸张变形法3)装饰添加法4、字义联想法:根
据字本身的意思来进行联想,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3夸张变形法:根据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夸张、变形,使文字产生具有本身含义或者本身含义之外的特殊效果。装饰添加法:根据文字或者情景需要进行美化装饰、添加,丰富文字效果。5、师:同学们刚刚学习了文字的三种基本变形方法,现在老师再给大家看一段有关
文字变形的动画视频,希望大家能在其中找到文字变形的窍门!(三)教师创意示范师:老师脑袋里突然有个灵感,我想要在现场拿一个文字来变形,同学们猜猜看老师变的是哪一个字。(火)4(四)学生创作1、请在(春天、面包、节日、森林)里任意选
择一组词进行创意变形。2、要求文字形态简洁易辨、特征突出、构图饱满、色彩优美;形象美观大方、创意巧妙。限时15分钟。(教师巡视辅导)(五)作业评价1、作业完成后贴在黑板,采取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推举出最佳效果奖
三名。2、让获奖同学上台讲讲自己作品的创意。(六)小结拓展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象形文字,以及文字的变形方法,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其实除了字以外,我们还能将很多平凡的事物变得于
众不同。我们可以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开动脑筋,产生非凡的创意,去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美化我们的生活!(七)、板书设计第8课字体的变化示范:文字的变形方法字义联想法夸张变形法装饰添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