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八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7

DOC
  • 阅读 2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4.000 KB
  • 2023-02-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小学一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八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7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一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八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7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小学一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八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7.doc,共(3)页,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88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一年级第八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说明】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都依赖大人,到了学校后,哭闹、找不到厕所、水杯不会开、作业不会写、文具没有带等现象,比比皆

是,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自我肯定。本课只在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课余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能够列举出自己作为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评价自我的行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从学习、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2、情感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

本特征。3、行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衣服、被子、系带子的鞋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

节目标过程建议比赛导入(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穿衣服比赛。2、评选出优胜者。3、采访:你现在的感受如何?能谈谈你获得胜利的秘诀吗?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4、出示课题。教师提示

语:时间:5分钟观察岛(联系实际)观察书中图片,联系自身实际。1、请同学们仔细看书上的图片,认真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请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同座位互相说一说。3、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你每天上学时是怎么做的呢?教师提示语:时间:3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活动一:听故事,谈

感想1、出示PPT,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吧?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教师提示语: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2从学习中、活动中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活动二:组内互相学习穿衣、叠被、清书包、系鞋带。1、教师:“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看看

谁真的长大了。”2、你们平时会做什么呢?3、分组开始学习穿衣、叠被、清书包、系鞋带。心理引导: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乐趣与自信心础上进行。时间:15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1、儿歌《我长大了》,边读边做动作。2、小组讨论:在小学生活的这段时间内,你们课堂学习上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自己长大了呢?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呢?心理引导:学校、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教师总

结提升: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时间: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1、最近小婉同学很烦恼,你们能帮帮她吗?2、出示PPT,生活在线。3、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4、教师激励学生自我评价:长大了,就要自己的

事情自己做!在这个学期,你能做到吗?检查你在每周的表现,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如果做到了,就在这周相应的表格里画上一个笑脸吧。2、及时肯定学生,让他们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时间:7分钟【练习题】在家里你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学生是否能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3、学生是否会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心理学背景知识

】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前提。我们提倡儿童独立性的培养,并不是要拔苗助长。与其他动物的成长历程相比,人类的成长要经历较长的依赖期。在婴儿期,孩子甚至还不能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辨开来。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迈出人生中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这

是孩子3身体独立能力的展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可以使用第一个人称代词“我”,这标志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家

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环境,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自己进食,自己收拾玩具等。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的提高,到了三至四岁,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后逐渐让孩子学会收拾床铺、饭桌等。如果我们对

孩子的要求太高,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反而失去了自信心,如果要求太低,则失去了锻炼的价值。因此,只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己孩子的特点,父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自己孩子发展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要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给他们自

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孩子难免会有许多的错误,父母可以让孩子去体会错误的后果,然后让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对孩子要给予示范和鼓励,帮助孩子克服畏惧心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当孩子第一

次面对陌生的环境或新的挑战,总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这是很正常的。这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适当的示范,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孩子每克服一次困难,就增强了一份勇气,也提高了一份独立的能力。给孩子示范和鼓励,是为了激励孩子,也是为了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为孩子的独立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做出决定的方法。独立的行为其实只是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就独立性而言,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才是独立能力的根本。当孩子习惯自己思考时,孩子的独立性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也为孩子今后的独立发展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石。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持之以恒的过程,也需要父母双方的共

同努力。父母的使命是为孩子塑造一个安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仅有浓浓的亲情,还有清晰的自我,更重要的是有相互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爱的真谛。(摘自网址:http://www.xinli110.com/q

snxl/zw/znjy/200705/27917.html)参考文献[1]郝永娟.从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谈儿童独立精神的培养[J].天津师大学报,1995,2.[2]樊培田.浅谈小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

13(7):64-65.[3]陈世城.浅析小学生独立能力培养的途径选择[J].科教文汇,2012(20):59-59.[4]张青.青少年学生依赖心态病源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5):58-

59.[5]陈稳昌.师生合作创课堂佳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实录[J].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2003(1):37-37.[6]陈玉霞.学生独立意识培养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3,(第9期).[7]马

晓红.学生独立自主性品质的培养[J].甘肃科技,2009,14:074.[8]冀红.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起的思考[J].宁夏教育,2000,12:036.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