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科学【冀人版】一年级上册11《认识物体》教学设计2.docx,共(3)页,20.41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68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认识物体》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本课是冀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的第11课。本课是物质科学领域的起始课。教材中设计了“观察物体”这个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活动继续训练学生利用感官观察物体,利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通过分析、比较,知道物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
方面的不同。二、教学背景在前面的三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能熟练地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物体无处不在,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和熟悉的。但由于是物质领域的起始课,学生对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薄厚、表面粗糙
程度等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利用比较法认识物体还没有进行专项训练。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特征,比较物体不同,为下节课学习给物体分类打下基础。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2、能比较出物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
方面的不同。(二)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2、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3、能简要描述探究的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三)科学态度1、能对常见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物体。3、愿意倾听、分析他
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基于对物体外部特征的初步认识,了解物体的不同特征对人类有不同的用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能对常
见的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教学准备:苹果、铅笔盒、橡皮、字典、作业本、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我爱吃水果的小动画复习我们学过的感官,我们用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等。今天我们用感官来认识物体。老师给学生显示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物体:我观察到苹果
的颜色是红色;我观察到苹果的形状是……等等。通过引导总结出物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薄厚、光滑与粗糙等方面的不同。二、探究与发现老师出示一组物品,字典和作业本,老师学生一起观察,总结出它们在颜色、形状、轻重、薄厚、光滑与粗糙等方面的不同。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物品,让学生说一说
这些物品是什么,然后小组合作观察物体,这些物品有哪些特征呢?1、任务:从外部形态找这些物体的特征。2、方法:利用感官对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观察,将结果记录在科学报告单上。3、汇报:学生对观察的物体进行描述。4、结论:物体在颜色、形状、轻重、
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不同。三、应用与拓展比较海绵与木棒的不同:颜色不同、轻重不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软硬不同、用途不同等。比较两支铅笔,两张桌子的不同。板书设计认识物体物体的特征:颜色、形状、轻重、薄厚、光滑与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