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共(9)页,721.46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25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12月摸底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教材复习(共66分,每题1.5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偏远B.晋军.函陵:军队焉用亡郑以
陪.邻:增加C.何厌.之有:厌恶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D.与郑人盟.:结盟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B.(郑伯)许君焦、瑕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3.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
公。C.师,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以二千五百人为师。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泛指军队。D.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可译为“您”。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樊於期乃前.曰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④皆白衣冠...以送
之⑤发尽上.指冠⑥使使以闻.大王⑦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⑧群臣怪.之A.①④⑦/②⑤/③⑧/⑥B.①⑥/②⑤/③⑧④⑦C.①④⑦/②⑤/③⑥⑧D.①⑦/②④⑤/③⑥⑧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使工以.
药淬之C.而乃以.手共搏之D.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6.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7.对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
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此其志不在小.③素善.留侯张良④项伯杀人,臣活.之⑤常以身翼.蔽沛公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⑦吾得兄.事之⑧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⑨道芷阳间.行⑩沛公今事有
急.A.①⑤⑩/②/③⑧⑨/④⑥⑦B.①⑤⑦⑨/②⑩/③/④⑥⑧C.①⑦⑩/②⑤⑨/②⑧/④⑥D.①⑨/⑤⑦⑩/②③⑥/④⑧8.下列各组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乃.令张良留谢②良乃.入,具告沛公B.①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②拔剑撞而.破之D.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②何辞为.9.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本纪记述皇帝,
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
人。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B.《楚辞》因与《诗经》中被称为“风”的这一部分作品相对,分别为中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鼻祖。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以“骚人”称呼诗人。C.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
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D.《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12.下列各句与例句所用修辞不
同的一项是()例句: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秦时明月汉时关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忧伤以终老..②人生几何..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⑤枉用..相存⑥开荒..南野际⑦依依.
.墟里烟⑧复得返自然..A.①④⑥⑦B.②④⑤⑧C.①③⑥⑧D.②③⑤⑦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未尝不临.文嗟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列坐其次.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D
.以五年为期.死期.至矣15.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左右欲刃.相如1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而
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沛公安在?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7.下列对文本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十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
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19.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海纳百川.——下有冲
波逆折之回川.B.匪.夷所思——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危.言危行——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扪.心自问——扪.参历井仰胁息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居住下来以后写的,居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②没有昭君出塞,就
没有汉朝和匈奴那五六十年的短暂和平,就不会有双方互不侵犯的城下之盟....。③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④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晨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⑤年
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心,随意拿名人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⑥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A.①④⑥B.②③⑥C.
③④⑤D.①②⑤21.下列加点的词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的一项是()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不置可否....。②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感情真挚,犹如一曲哀婉凄美的歌。③解读《锦瑟》,只要把握了首联的
一个“思”字和尾联的一个“待”字,诗的主旨就豁然开朗....了。④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的辛勤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编纂成功《李商隐诗选浅释》。⑤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郁的好景致。连
才华横溢的李商隐,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⑥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A.③⑤⑥B.②③⑥C.①④⑤D.①②④2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句读之不知C.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①申之以孝悌之义②师不必贤于弟子2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
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微斯人,吾谁与归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5.下列对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舆,原指造
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并泛指车,又引申为“众人之论”。B.“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本课“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
“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C.“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引申为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2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外连
衡而斗.诸侯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①⑤/②⑦/③⑥/④B.①③⑤/②④/⑥⑦C.①③⑤⑥/
②⑦/④D.①⑤⑥/②⑦/③④2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A.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孔子师.郯子、苌弘C.稍稍宾客..其父D.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28.下列各句中,与
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29.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云树绕堤
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
指舟子。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30.古诗词中,有时为了押韵,或为了强调某一点或为了协调平仄,常存在语序颠倒的情况,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31.下面的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首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32.下列李清照的词句,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D.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3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左右欲刃.相如②秦王恐其破.璧③且庸人尚羞.之④宁许以负.秦曲⑤臣请完.璧归赵⑥乃使从者衣.褐A.①⑥/②④⑤/③B.①④/②③
/⑤⑥C.①⑤⑥/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34.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何以知燕王④而君幸于赵王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⑦会于
西河外渑池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①⑤⑧/②④/③/⑥⑦B.①⑤⑥/②③/④⑥/⑦⑧C.①/②④⑤⑥/③⑧/⑦D.①⑤/②④⑥/③/⑦/⑧3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B.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C.信义安所见乎?D.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3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
都指长安和洛阳。C.“拜、迁、转、徙”都指官职的变动。“转”、“徙”是调动官职,“拜”是授予官职,“迁”是有官职的升、降或平调。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也叫“前四史”。37.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舟遥
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云无心以.出岫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
/③/⑤⑧/⑥⑦3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襟.三江而带.五湖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③俨.骖马非于上路④屈.贾谊于长沙⑤宾主尽东南之美.⑥徐孺下.陈蕃之榻⑦目.吴会于云间⑧窜.梁
鸿于海曲A.①/②/③④⑥⑧/⑤/⑦B.①②/③④⑥⑧/⑤⑦C.①/②/③④⑥⑧/⑤⑦D.①⑦/②/③④⑥⑧/⑤3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40.对下列各句中“
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1.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现存33篇,《逍遥游》是《庄子》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B.“《齐谐》者,志怪者也”的“志”是“记载”的意思,同《东周列国志》《荡寇志
》的“志”一样。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D.“朝菌不知晦朔”的“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还有一个意思是“北方”。42.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而莫之夭阏者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③猥以.微贱,当侍
东宫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⑥谨拜表以.闻A.②③B.⑤⑥C.①⑤D.②④44.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9个月)、小功服(5个月)丧服的亲族。B.“察臣孝廉”的“察”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
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C.“刺史”,我国古代官职名。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后成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D.“除臣洗马”中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
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完成题目。(6分)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45.有人赞叹说:“第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
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第三、四句的妙处。(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47题。(两小题,共7分)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产生。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①、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②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
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③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
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4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4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包括标点错误,请进行修改,使语
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5-56题。(两小题,共11分)随着年龄增大、人体衰老,每个人的血管都会发生动脉硬化,但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科学养护血管,呵护自身
健康。高血压、高血脂症、肥胖、抽烟都是动脉硬化的诱因。日常饮食宜清淡、膳食结构应合理,低脂、低盐、低糖、低胆固醇饮食,适当吃些粗粮,多吃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后,一定要多关注自身体重,科学减肥
,避免因肥胖影响自身代谢,进而损害血管。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帮助机体消耗多余的脂质,防止其在血液中沉积,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运动推荐游泳、骑行、健步走等。吸烟饮酒、熬夜、睡眠不足、易暴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对血管造
成伤害,引起血管"早衰",引发血管病。保持心情愉悦,对保养血管、延缓血管老化有帮助。48.请用小标题总结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的三个方法,每个不超过12个字。(6分)49.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
果。(5分)四、写作(60分)5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线下沟通,而是可以借助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观点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就像泛滥的洪水,刺激着我们的情感,冲击着我们的观念,我们经常被不由自主地裹挟在其中,变成观点洪水
中的一部分,又成为裹挟别人的力量。如何才能在这些泛滥的意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判断,成为当代青年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第1页共2页2022年12月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项“远”,形作名,远地。B项“军”,名作动。驻军。C项,厌,满足。2.【答案】C【解析】A项应为烛之武。B项应为晋惠公。D项应为秦伯。本题考查对省略句的掌握情况。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
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3.【答案】A【解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4.【答案】A【解析】①④⑦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⑤名词作状语,③⑧意动用法,⑥使动用法。5.【答案】A【解析】A项是介词,表原因,因为。B、C、D三项都是介词,表工具,用。6.【答案】C【解析】C项与
例句都是被动句式。A项是省略句式;B项是定语后置句式;D项是判断句式。7.【答案】B【解析】①⑤⑦⑨是名词做状语,②⑩是形容词活用名词,③是形容词用做动词,④⑥⑧是动词的使动用法。8.【答案】A【解析】A项均为副词,于是,就。B项①代词,他,指项伯;②助词,用
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C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承接。D项①介词,替;②句末语气词,呢。9.【答案】A【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0.【答案】B【解析】A项,到,到达;C项,眼泪;D项,士兵
。11.【答案】D【解析】“叙事诗”错,应为“抒情诗”。12.【答案】D【解析】例句所含修辞为“互文”,互文是上句含有下句的意思,下句含有上句的意思,如例句,其意为“东西,左右,种植上松柏梧桐”,依此辨别各项,只有D项不能合起来理解。13
.【答案】C【解析】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②“几何”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表示“多少”的意思外,还是数学上的一个术语。④“沉吟”,沉思、深思,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
决,低声自语”。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形容留恋,不忍分离”的意思。14.【答案】D【解析】D项,均为名词,期限;A项,分别为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
/动词,靠近;B项,分别为名词,情致/动词,到达;C项,分别为名词,旁边/名词,次序。15.A【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其余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16【答案】D【解析】D项属于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17.【答案】C【解析】“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18.【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C两项均为动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作动词。19.【答案】C【解析】A项同为“河流”。B项同为“不是”。C项前:正直;后:高。D项同为“摸”。20.【答案】A【解析】①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②城下
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③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感),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④灿若晨星:灿烂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少。⑤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解释,把
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⑥迥然不同:完全不同,差别很大。21.【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是借代。D项是比喻,用“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音。22.【答案】C【解析】①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态度。与“众说纷纭”矛盾。
②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③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用来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④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⑤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⑥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
众不同。23.【答案】C【解析】A项,均是判断句;B项,均是宾语前置句;C项,前一句为被动句,后一句为定语后置句;D项,均是状语后置句。24.【答案】D【解析】ABC三项与例句均为定语后置,D项状语后置,应为
“于水寒”。25.【答案】C【解析】“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错。“赤兔”“的卢”都只是古代名马的名字,并非千里马的别称。26.【答案】C【解析】①③⑤⑥为使动用法,②⑦为名词作状语,④为名词作动词。27.【答案
】D【解析】A、B、C三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8.【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和介宾结构后置句。D项为一般句式。29.【答案】D【解析】D项,“清秋
节”不含修辞,就是指凄清的秋季。30.【答案】D【解析】A项,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B项,北望中原气如山;C项,遥望孤城玉门关。31.【答案】D【解析】例句写景抒情充满对古人已去、世事已非的感慨。A项,写春景,抒写春来无人赏的感慨;B
项,写寒食节,寒食节家家禁烟火,而汉宫却传蜡烛,富含讽喻之意;C项,写宫女的幽怨,揭露皇帝生活的腐化;D项,与例句意境同。第2页共2页32.【答案】C【解析】C项为豪放风格,A、B、D三项均为婉约风格
。33.【答案】A【解析】①⑥为名词作动词,②④⑤为使动用法,③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4.【答案】D【解析】①⑤判断句,②④⑥被动句,③为宾语前置句,⑦状语后置句,⑧定语后置句。35.【答案】A【解析】B项“畔”同“叛”;C项“见”同“现”;D项“驩”通“欢”。36.B【解析】B项,《二
京赋》作者是张衡,《两都赋》作者是班固。37.【答案】C【解析】①②④为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③⑧为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用来”;⑤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⑥⑦为介词,译为“把”“拿”。38.【答案】A【解析】①“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②“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③“俨”,使动用法,使……整齐;④“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⑤“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俊杰;⑥“下”,使动用法,使……放下;⑦“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看,望;⑧“窜”,使动用法,使……逃窜。39.【答案】A【解析】A
项,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都是介词,在。C项,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D项,都是语气词,表反问语气。40.【答案】C【解析】①用,介词;②把,介词;③用来,表目的的连词;④用、凭借,介词。41.
【答案】D【解析】D项,“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42.【答案】D【解析】D项与题干均为“判断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定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43.【答案】C【解析】①
⑤均为介词,因为;②介词,在;③介词,凭借;④介词,用;⑥连词,表目的,用来。44.【答案】D【解析】D项,“拜”和“除”虽然都是授予官职,但“除”一般是免去原官,再授予新职,而“拜”没有这种用法。45.【答案】第三、四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
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子的哀怨和作者对屈原的同情,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尽。【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赏析能力。要先描绘诗句内容,写出了什么,再点出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或突出了什么情感。46.【答案】①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防患未然)②惊涛骇浪
③改旗易帜(改弦易帜、改弦易辙、改弦更张)【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成语填空,先找准该空对应的内容,然后在大脑里搜索能表达该意思的成语,在众多近义成语中选取最切合语境义的一个。第一空应是“未雨绸缪”的近义
词,与之构成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可填“居安思危”等。第二个空内容应与“风高浪急”构成递进关系,首选“惊涛骇浪”。第三空与前一句“封闭僵化”相对,同时又要能修饰“邪路”,首选“改旗易帜”。47.【答案】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
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标点符号改对1分,病句每1处1.5分)【解析】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及标点符号的应用能力。原句有二个语病,一是“进入”缺宾语;二是“事件”与谓语“产生”搭配不当。标点符号“黑天鹅”与“灰犀
牛”是特殊名词,应加引号。48.【答案】清淡饮食,合理膳食(2分);适度运动,科学减肥(2分);摒弃(改正)坏习惯,保持好心情(2分)。【解析】通读全文可以得知结构为总分,其中第一、二句总结。分写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日常饮食宜清
淡”到“进而损害血管”,该部分可以概括为“合理饮食”。第二部分从“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到“运动推荐游泳、骑行、健步走等。”概括为“适度运动”。最后一部分可以概括为“摒弃不良习惯”
。49.【答案】对偶。(1分)构成:“日常饮食”和“膳食结构”相对,“宜”和“应”相对,“清淡”和“合理”相对。(1分)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1分);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1分)生动地表达了合理饮食的方法,让读者
更易于接受。(1分)【解析】首先指出修辞手法是对偶。对偶是词性相同,字数一致。分别指出对应的词语分析其构成,再分析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50.写作(60分)【材料解读】本道作文题着眼于当代青年成长中
的关键问题,即面对泛滥的网络信息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在如洪水般涌动的观点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材料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与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立意指导】本道作文题可以结合材料从以下角度立意:1、保持独立思考;2、学会独立思考,不做盲从者;3、独立思考才
能有正确的认知。4、不做东施一味效颦;5、我思故我在,做一棵会思想的芦苇。6、学会独立判断信息。【偏题分析】本道作文题需要审清题意,避免发生偏题,不能一味地批判互联网对青年的不利影响,也注意需要结合自身青年的身份进行写作。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