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I like the shape Lesson 7》教学设计4.docx,共(7)页,3.35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21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Unit2Iliketheshape(Lesson7)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1)语言能力,即
借助于听、说、读、看、写、理解英语和表达英语的能力。(2)文化意识,即培养学生对于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于优秀文化的认知。(3)思维品质,即思维个性特征,反映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水平与特点。(4)学习能力,即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调试英语
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潜力与品质。二、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
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有四个教学阶段:能力的感知──通过触、嗅、尝和看等多种感官经验激活各种智能,感性认识周围世界事物的多种特征;能力的沟通
──通过接触他人、事物或特定的情景体验情感,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能力的传授──在教学中传授学习方法与策略,把智力开发与教学重点相联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力程度,发展潜能;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评估促
进学生综合地运用多种智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学习,并有所作为。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就知识而言,本单元内容围绕“形状”展开,涉及询问“不同特征物品的数量”、“某种物品的外观”、“某个图形中含有什么形状”等功能句。这一话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涉及re
ctangle,star,square,circle,triangle,round常见形状。其中rectangle和triangle两词易混淆。本课时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时的重点功能句型为:Whatshapesdoyouseeinthe„?Isee„.询问并回答看到的某种形状及数量。就话
题而言,“shape”这一话题题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材编写时,前两课时通过描述不同国家国旗、生活中的物品外观,学习了这一话题下相关的功能句,学生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能够简单描述物品的形状和外观。本课时延续这一话题,在此基础上聚焦于拼图游戏活动中,对2于图片中形状的描述。而教材的内容局限于图形拼
摆游戏中的“形状”话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拓展思维,可将本部分内容进行拓展,引入生活中可见的形状,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二、学情分析:我校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思维敏捷。经过前两年系统性地英语学习,学生具
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通过“听”,提取对话中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说”,在话题情境下进行简单交流。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看,“形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这一话题也贯穿了北京版教材。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形状与外观”话题下的相关知识(形状、颜色
、大小等)一定的积累,并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答,简单描述物品外观。因此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肢体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和思维多管齐下,学习本课时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学习
和交流的基础上,渗透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学目标(内容框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复习有关形状的词汇square,circle,star,rectangle;2.学生能够听,说,读本课单词s
hape,ship,triangle;3.学生能听懂,会说本课功能句型:Whatshapesdoyouseeinthe„?Isee....并在游戏活动中运用功能句进行简单的交流。(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
过TPR说唱TheShapesSong以及与情景故事中人物互动,复习本单元前两课时所学功能句和词汇,并初步认读、理解本课生词shape和triangle;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
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及英语听说读能力。3.通过七巧板大PK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4.通过观看“ShapesinOurLife”,启发
学生思考:形状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和“形状”这一话题下的深度思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其获得成就感,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2.在活动中实际体
验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3核心素养目标:思维品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
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欣赏不同地域、国家建筑物、国旗等相关人文风情,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七巧板游戏),培养人文情怀,拓展国际视野。语言知识:学会使用本课时的句型和词汇
在活动中描述图片或生活中的事物。学习能力:1、调动多种感官,感知语言、内化语言并达到语言实际运用。2、小组合作与个人活动、师生活动与生生活动结合,在互动中习得语言。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歌曲导入,手脑配合,激趣复现相关词汇:(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上
课伊始,师生共同说唱“TheShapesSong”,通过观察视频情节,用手指操摆出形状等一系列TPR活动,调动学生的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和语言智能,激趣复习并呈现了本单元学过的形状词汇:circle,square,rectangle和star。同时通过说唱歌曲初步呈现生词tria
ngle。为了辅助学生理解这一词汇,在说唱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手指操摆出triangle的形状,以直观理解词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然拼读法与TPR动作再次结合,学生通过动作内化tr组合发音,纠正单词发音。二、角色扮演,互动交际,多重感官参与句型和生词triangl
e复现:(自然观察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歌曲热身结束后,学生已对于本单元形状词汇有了巩固和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L5对话情景创编新的对话情境,学生观察情景故事中人物所讨论的国旗(自然观察智能),分组角色扮
演交际(语言智能+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巩固复现本单元描述物品形状和外观的句型Howmany…arethere?Thereare…,…and…./Whatthe…like?It’s+形状,andit’s+颜色.。同时引入新句型Wh
atshapesdoyouseeinthe….Isee….,并在互动中操练新词汇triangle。TPR说唱歌曲4三、对话学习,听说配合,感知内化相关语言:(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前期,通过分析文本发现:本课的对话分为两部分,其中本课功能句“What
shapesdoyouseeinthe…?/Isee….”出现在对话的第一部分。因此在处理对话时,将第一部分对话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弱化处理第二部分内容。对话一:1、对话一的学习从“听”入手。分为三个
层次:(1)初次听完整对话,整体感知对话内容,提炼主人公所探讨的话题“shapes”。(2)二次听对话,梳理对话中涉及Lingling,Guoguo和Maomao所看到图形的细节信息,并以“Isee…”句型表达所听到的内容,建立板书。(3)三次听对话,通过聆听teacher的话
,捕捉对话中teacher所提出的问题:Whatshapesdoyouseeinthehouse?并在板书中呈现完整对话。2、以听入手,以说作为产出。在第一部分对话学习结束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情境中内化语言,设置
了分角色朗读表演的活动。第一轮: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话中的语言。互动交际复现词句初听对话,整体感知再听对话,梳理细节三听对话,梳理问答5第二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的练习,并到台前进行展示。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语
言智能和内省智能,充分内化语言。对话二:在对话二的学习中,主要通过听读理解的方式理解对话二的语言。并通过清点和表达自己拥有的形状奖励,巩固对话二中的语言。四、图形拼摆,小组合作,培养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空间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在本
课对话学习后,分别进行了关于两次“拼图”活动,目的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思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活动一:Let’smakeaship!在学习
完本课对话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功能句,设计了“MakeaShip”的活动。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本节课获得的奖励图形,拼摆一艘他们想象出来的船。在这一部分的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空间智能和逻辑智能,通
过拼摆图形,使思维外显。在后续的小组展示活动中,生生间的互动问答中,则调动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先通过“看”看清其他组拼摆图片中的形状,再调动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整合语言,描述出图片中所摆放的形状和具体数量。在此过程中,巩固功能句句型结构。五、拼图PK,交流互动,在交际中互通思维:(语
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逻辑智能)活动二:Let’sthink,doandsay.组内活动结束后,设置了个人拼图PK赛活动,目的旨在训练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调动自然观察智活动一:Let’smakeaship!活动二:Let’
sthink,doandsay.6能,观察所给图片阴影,并在头脑中进行逻辑加工,基于思考,运用手中的七巧板进行拼摆。在本环节,不固定学生使用图形的数量,目的在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在个人展示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拼摆成果、问答交际,询问和描述所拼图片
中图形和数量,训练实际语用。同时对比老师的拼摆成果和自己的拼摆成果,找出差异,并进行再次描述,强化语言的表达。六、视听欣赏,话题延伸,将语言回归生活本真:(自然观察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在学习完本课内容后,将本课话题回归
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形状”深入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带着问题观看短片,观察其中的图片,运用本课句型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形状,并在这一过程中感知“形状”在生活中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听促说,理解对话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参与课堂各种活
动,运用本课功能句在游戏中进行交流。通过反思,我发现本节课存在如下问题:1、对话学习和听说活动的时间配比还需进一步调整。在对话学习时,所用时间较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成情况酌情缩短部分环节的时长,将这
部分时间放在语言操练和实际语用(组内拼图游戏和个人七巧板拼图)当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实际语言运用场景中使用语言。2、教师主导痕迹过重,学生参与课堂的空间还可以再拓展:如在复习中学生摘形状图片领读单词、师生共建板书等。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也是思维形成和语言形成的过程。教学流程示意
视听欣赏,话题延伸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