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英语一年级下册《Unit 4 How many stars can you see Lesson 15》集体备课教案2.docx,共(9)页,89.97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8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附件3:录像课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一、基本信息课题Unit4Howmanystarscanyousee?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认知发展学认为,儿童在4-7岁已经开始从想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但仍属于直接思维,7岁以后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种思维的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下才能运
行,儿童认知结构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该阶段教育模式的创建应倾向于具体性、直观性、灵活性。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心强、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和教育的可塑性,但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喜欢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不喜欢单一单调、刻板呆板,因此,小学阶段的外语教学创设具体、直观、灵活的语
言环境是很必要的。学习语言的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教学中只有不断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情景活动中不断运用语言,这样的语言才会鲜活,这样的语言学习也才会更有意义。三、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用:“Howmany„doyouhave?”“Howmany„canyou
see?”“Letmecount.Icansee„”询问物品数量以及应答。2.能用eight、nine、ten表达物品数量,并能整体认读。3.能认读字母Tt,感受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t/,并能正确书写。4.能听懂、指认并读
出单词atiger,atire。5.能够熟练、准确地读出小韵文Tfortiger。四、学习者分析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大都还没有培养成学习的兴趣,他们天真浪漫、活泼爱动,他们童言无忌,所做即所想,约束能力差,注意力分散。在课堂上的普遍表现则是,不能够主动地听讲,学习起来还要以玩相伴。
由于入学不足一年,因此组织性比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所以教学中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做孩子的“鼓励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从而让孩子喜欢上英语,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能够听懂、会用:“Howmany„doyouhave?”“Howmany„canyousee?”“Letmecount.Ic
ansee„”询问物品数量以及应答。(2)认读、书写字母Tt和认读单词atiger。(3)学习小韵文。教学难点:(1)理解、运用“Howmany„doyouhave?”Ihave„和“Howmany„canyousee?”“Letmecount.Icansee„”询问物
品数量以及应答。(2)理解和感受名词复数eightcows、tenducks。词汇ten和cow的发音要到位。解决措施:设计指问、表演、猜测活动以及听指令,做动作随机提问等游戏活动使对话具有情景性和交际性。教学环节及时间活动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一Warming-u
p:1’46”师生日常问候自然引出歌曲复习,由歌曲内容引入数字的复习。与学生问候;播放歌曲动画与学生一起演唱并提问:Whatnumberscanyouhear?回应教师问候,观看歌曲动画,演唱歌曲并记忆歌曲中出现的数字,唱后回答老师问题。Flash动画歌
曲播放二Presentation:(一)Reviewandleadin:5’57”由歌曲中的图片导入功能句的复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用教师家的小兔子引入,亲切又与孩子自然形成信息差,为猜测活动以及学生
向老师提问创设了真实情景。出事故事中的奶牛,一方面与上一环节自然衔接,另一方面在1.教师先截取歌曲中的主图进行复习功能句“Howmany„canyousee?”“Letmecount.Icansee„”2
.利用教师家的小兔子,采用让学生猜测方式和引导学生提问方式复习功能句:“Howmany„doyouhave?”Ihave„3.出示课文中的一头奶牛,通过与学生自然交流信息引入“Whosecow?”话题,自然导入课文1.根据老师出示的歌曲中的图画,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Letmecou
nt.Icansee„”2.看图边回答问题边猜测、边进行提问:“Howmany„doyouhave?”3.观看教师出示的母牛图与教师自然交流,适时回答老师提出的不同问题。PPT呈现歌曲中的小姑娘数苹果图片,之后随着学生回答后
出示文本。教师利用PPT逐步呈现一只兔子和八只兔子图片教师利用PPT逐步呈现一只奶牛、有包装的牛奶、正在倒入杯子中的牛奶、以及Guoguo和她(二)Learnthestory:17’25”与孩子们自然交流中流露出对cow的喜爱之情,为引出课文人物做好铺垫。由故事
前学生们的问题引入故事中Guoguo的问题,导入自然,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和学生在听、猜、读、模仿等不同活动中共同构建课文整体学习。1.出示课文人物,引出故事。2.播放课文动画,理解故事。教师播放课文动画两遍,让学生观看理解的同时记住Guoguo的问题。3.师生互助,构建故事。让学生回
顾故事人物对话内容,输出人物对话。教师适时利用肢体语1.观看教师出示cow进行猜测,引出课文人物。学生第一遍观看动画,理解对话;第二遍观看动画的同时跟读对话,记住对话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面、语音、动画、文本材料,循序渐进的构建出课文故事的不同情境
,理解故事,朗读对话。叔叔的图片利用PPT逐步呈现课文人物和课文情景图教师播放课文动画第一部分两遍教师利用PPT逐步呈现课文故事情景图面,与此同时,适时插入课文对话语音以及鸭子叫声语音,使课文学习(三)Practiceandreadthestory:27’35”故
事,使课文故事的学习更具情景性、交际性、趣味性。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故事后,对故事进行巩固是必然环节,更是在检验孩子们对语言掌握、运用能力。言及表情等指导学生对have的理解,同时指导数字eight的发音和意思,补充板书。之后让学生猜一猜叔叔的农场还会有什么动物
?播放鸭子的叫声,引出课文第二部分,通过听、猜、读、模仿等方式指导学习。4.回归整体,巩固、表演故事。教师整体播放课文故事——利用课件进行角色朗读两遍----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对话表演——两人一组练习——小组表演展示学生先跟随播放课文对话录音
,进行听后跟读;之后跟随教学课件中的角色扮演功能进行两种不同角色扮演读;然后观看教师与一名学生进行的角色表演;最后两人一组练习,汇报。更具意义性和趣味性。教师先播放课文情景录音,让学生跟读;之后利用教学课件指
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三、Learntheletter:(一)Soundandwrite:30’48”(二)Soundsoftheword:33’16”前面一段对课文的的学习时间较长,此时播放动画歌曲既可以让学生放松情绪,又能有效调节课堂氛围,还可以自然导入新字母的学习环
节。教师在此环节自然渗透自然拼读法,让学生感受字母发音,自然习得。动作及小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教师播放Flash26个字母歌,之后引入新字母Tt的学习: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认读,之后教师播放语音指导读,最后播放字母Tt的书写顺序指导书写。教师分别利用PPT呈现tiger和ti
re的图片和单词,指导学生发音,利用自然拼读法、动作知道法以及自动轮流呈现图片、单词法带领学生巩固、识认。学生跟随动画拍着节奏唱26个字母歌。看教师出示的字母试读听录音跟读字母看动画学习字母Tt的书写方法。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学习新单词,在自然拼读
法的指导下感悟字母Tt的发音;在动作指导及小游戏活动中巩固单词,感受学习乐趣。播放Flash26个字母歌播放字母Tt的语音播放字母Tt的书写顺序动画PPT呈现tiger和tire的图片和单词PPT自动播放方式快速、循环呈现tiger和tire的图片和单词(三)Let
’ssay:37’45”教师由上一环节自然引入chant教师利用PPT逐句配图呈现小韵文,指导学生在说唱的同时加上动作表演,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汇报。学生观看PPT,跟随教师学唱小韵文,模仿教师指导的动作表演小韵文,最后跟随韵
文动画说唱韵文。利用PPT逐句配图呈现小韵文播放韵文动画四、Haveatest:40’02”检测学生对新字母的书写掌握,以及对之前学过的字母书写的掌握。教师下发练习、测试小试卷,指导学生按要求书写。学生
按老师要求完成练习小试卷。检测小试卷。五、Homework:一起作业巩固对话、单词及发音。教师坚持布置“一起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网上“一起作业”。利用网上“一起作业”软件指导学生巩固对话。六、板书设计L
esson15Howmanystarscanyousee?cowseightducksten七、练习题及测试题设计一、仿照例子笔顺描一描。二、按照上面笔顺写一写。(每行写5个)三、写出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中我主要利用多媒体中PPT功能根据教学不同环节需要依次呈现各种图片和课文情景图,其间插入所需声音和动画,以此来帮助教师创设较为真实的教学情景,指导孩子们更加有效的学习。2.本节课中各种声音的插入不仅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培养听
力的有效途径。3.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插入声音和动画,使教学内容不再是呆板的文本,而是色彩鲜艳的情景图面,感情丰富的声音,活泼有趣的动画,这都是一年级孩子最喜欢的,所以借助这些手段参与教学的确起到了事半功
倍的效果。4.这节课对于多媒体使用过程中多数操作顺畅、便捷,只有一处由于触屏的灵敏度关系,所要播放的声音没能及时播放,而是提前显示下一环节的失误。以后,对此可做提前预设准备,避免下一环节提前显示,影响学生的听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