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DOC
  • 阅读 19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5.000 KB
  • 2022-1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doc,共(3)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7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

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立体几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为今后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是圆柱圆锥的启始课,安排在圆柱表面积等课之前,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表面积、体积计

算方法重要的一课,所以此节课中的设计应多下功夫,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青岛版教材集中安排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有利于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更好的进行对比,通过两种形状的联系加深对两种形状的认识。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圆柱与圆锥高的认识,针对重难点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重点引导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形体:圆柱,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在

头脑中形成圆柱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有的孩子虽然没有列出来,但我适时地进行点拨,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圆柱,为明天的教学作了准备。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

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并对圆柱的侧面教学作了重点说明,引导孩子沿圆柱的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同时还用多媒体动画加以演示,孩子学起来很开心,达到了水到渠成效果。最值高兴是为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学作了铺垫。二、注意

学习方法的迁移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及时设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

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三、加强对比、沟通联系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

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机整合,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课前钻研教材,准备学具、教具花的时间多些,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脸蛋,我心里和孩子一样乐滋滋的,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许多细节有待改进:一、关注课堂的进程比关注学生多一些有几次学生的回答没有在我的预设之中,心里更想听到的是预设中的答案,由

于本身教学技能的欠缺,我经常关注课堂的进程比关注学生多一些,应对突如其来的想法我便敷衍了事。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落实到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表现,重视教师评价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作用。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而生成离不

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互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生成,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