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三(反比例)》教学设计4.doc,共(4)页,19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6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5页-第47页《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反比例》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的变化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感受函数思想。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特征。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
理解成反比例的量的意义。3.使学生体会反比例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接下来我们
先热热身。1.填空。(投影)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叫做成(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2.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1)文具盒
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数量和总价()。(2)水稻产量一定,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3)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货物()。(4)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5)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行驶的时间和速度()。二、教学实施(一)创设情
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2018年青岛啤酒节马上就要开幕了,啤酒厂准备生产一批啤酒,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如上表。仔细观察统计表:提问:1、说说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信息:如果每天生产100吨,需要
60天;如果每天生产200吨,需要30天……问题:1、啤酒厂一共生产多少吨啤酒?2、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谈话:下面我们来研究这两个问题。出示讨论提纲: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
规律?3、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分别是多少?这个乘积表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4、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指名学生黑板汇报,(手机上传或展台呈现)集体补充。2、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天生产
的吨数变化,需要的天数也随着变化,总吨数不变,也就是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谈话:你能试着说一说什么是反比例关系吗?1、师生共同概括反
比例意义(1)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2)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那么上面这种关系式可以怎样表示呢?
【板书:x×y=k(一定)】2、思考: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
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3)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4)学校计划植500棵树,已植的棵树与未植的棵树。2、一篇文章,编辑设计了以下几种排版方案
。每页字数与页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对比探究每页的字数200300400500600页数6040302420观察下面两个表格,并回答问题:1、购
买同一种商品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数量(千克)1357总价(元)51525352、用同样的钱购买不同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单价(元)251025数量(千克)5020104每个表中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哪个表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哪个
表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你是怎样判断的?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xy=k(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