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6.doc,共(7)页,28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4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33页--35页第三单元信息窗2。【教材简析】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本节课借助“剪纸”这个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经验增强数学意识。【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和计算法则。2.结合情景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意识。4.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教
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2.教学难点:掌握约分的方法,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学具准备】直尺、卡片、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课件:欣赏剪纸作品谈话:我们一起欣赏了来自我校剪纸小组同学们的优秀作品,看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
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剪蝴蝶比剪鲤鱼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信息窗,承接第一个信息窗的情境直接导入,拉近了学生与这一
情境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二、分析素材,探究算理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1)根据情境,列出算式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预设:81+83追问: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样想的?预设:求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就是把81和83合起来,所以
用加法。谈话: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观察这两个分数特点。【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中把算式和加减法的意义结合起来,使计算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些基本的数量关系也是学生理解算理
探究算法的基础。】(2)数形结合,理解算理谈话:81+83的结果是多少呢?引导学生结合图理解,把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剪蝴蝶占了3份,剪鲤鱼占了1份,三份加1份等于4份,所以得出81+83=84。引导学生根据分数单位理解1个81加3个81是
4个81,就是84。追问:你认为同分母分数加法如何进行计算?小结:同分母分数加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81+83的道理,这样通过直观演示来理解算理,为抽象、概括计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3)运用分数的基本
性质学习约分,认识最简分数。谈话:81+83的结果还可以是多少?为什么呢?预设:42预设:21学生发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4,得21。揭示: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谈话:你能把1812约分吗?预设1: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公因数2:1812=96预设2: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公因数2,再除以公因数3。1812=9696=32预设3:分子和分母可以直接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1812=32追问:你
们约分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呢?学生发现96的分子和分母还可以除以公因数3,32的分子和分母就只有公因数1了,不能继续约分了。揭示:32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追问:能举一个最简分数的例子吗?生
:75、41„„追问:他说的是最简分数吗?你是怎么判断的?运用微视频介绍约分方法【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在计算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初步明确约分的作用,掌握约分的方法,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和良好的学习品质。】谈话:为什么要把分数进行约分呢?预设:这样更简洁、计算比较方便„„谈话:利用微视频里介绍的格式做练习,感受约分特点。试一试:把下面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4000800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谈话:我们把4000800约成51,不管是写,还是看
,或者用来计算都比较简单,清楚。大家觉得呢?小结:以后的计算过程中,如果得数能约分的,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设计意图:通过试练,积累经验,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梳理思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计算
方法谈话:能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剪蝴蝶比剪鲤鱼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8381=813=82=41追问:你是怎样计算得到82的?结果由82到41的你是怎么想的?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得数能约分
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经验和方法,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类推比较的能力。】3.联系对比,统一算法。谈话:通过解决刚才的两个问
题想一想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追问:在计算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梳理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数学现象。同时也是对算法和算理的内化过程
。】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谈话:大家学的怎么样,一起来练习一下吧!拿出答题纸解答。(一)选择题(1)把3012化成最简分数是()A、156B、52C、104(2)下面分数约分后得43的是()A、148B、68C、129(3)下面分数约分后结果是最简分数的是()A、2418=86B、3615=12
5C、4228=2114(二)判断题(1)把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三)解答问题一瓶水,丽丽第一次喝了它的207,第二次喝了它的2011(1)她两次共喝了这瓶水的几分之几?(2)她第一次比第二次
多喝了几分之几?【设计意图:练习中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方面谈谈。预设1:我知道了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了将一个分数进行约分,认识
了最简分数。预设2:学数学很快乐,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预设3:学习时与同伴合作很快乐。谈话:同学们,生活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等待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