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5.doc,共(2)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4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具:课件、圆形纸片、彩色笔等教学过程:一、复习:老师准备一张纸让学生观察,看能发现什么?用数学的眼
睛有发现是长方形,有发现单位“1”的。把纸对折再对折,再让学生观察,会发现分数1/4,2/4....及分数表示的意义;再引导学生这些是同分母分数,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概括:同学们已经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那么
分母相同的分数能不能相加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上星期小红生日的那一天,妈妈买回了一张大披萨饼,小红可高兴啦。一家人坐在一起分吃大饼。把饼平均
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小红吃了2块。爸爸吃了这块饼()张?妈妈吃了这块饼()张,小红呢()?(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3)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然后同桌交流
各自的想法。(4)全班反馈学生反馈:3/8+1/8=4/8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爸爸吃的饼的张数+妈妈吃的饼的张数=两人共吃的数量,所以用加法。)(5)研究如何推导出结果。方法一:从分数的意义上
考虑,1/8是1个1/8,3/8是3个1/8,它们合起来就是4个1/8,也就是4/8。方法二:借助学具圆形纸片,用彩色笔涂出爸爸和妈妈吃的部分,直观看出爸爸和妈妈共吃了4/8张饼。提问:1/8和3/8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
接相加。(6)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加数与和有什么特点。(分母不变,两个分数分子相加,得到和的分子)(7)课件再一次演示计算过程。1/8+3/8=1+3/8=4/8=1/2(张)师:通过课件的演示,证实了同学们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我们发现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它还能约成最简分
数1/2,所以在今后的分数计算中,同学们要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8)引导学生总结和推导分数加法的意义。师:通过解答这道题,大家思考一下分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
个数的运算。)2、教学问题2。课件出示例1中的第(2)小题: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2)指名学生板书解答过程。(3)思考:3/8和1/8可以直接相减吗?为什么?3、概括同分母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让学生观察问题1和问题2两个算式,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2)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
要约成最简分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第36页“做一做”的第11题:列式并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2、完成书本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3、判断题。(1)分数减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分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4、解决问题。春蕾小学图书馆中各类图书情况如图所示。(1)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2)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四、课堂小结。五、小测。六、板书设
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8+3/8=1+3/8=4/8=1/2(张)3/8–1/8=3-1/8=2/8=1/4(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