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8的乘法口诀及倍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共(2)页,15.33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5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本课是青岛版二年级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1—7的乘法口诀经验的基础上学习。重点是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难点在于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发现口诀的规律以及记忆口诀。最后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成功的地方:1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完其它1-7的口诀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很多时候可以不要老师教,我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也能很容易
达成教学目标。2能很好地进用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语言不枯燥,有激情,能用多种手段来变化评价,能尽量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是由于学生的紧张,学习
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不足的地方及对策:1在巩固阶段,没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编的口诀发现口诀存在的规律,以便学生更容易识记,没有引导学生根据前后句的口诀,来推导出8的口诀的特点和记忆方法。没有前后相联系:让
学生说说8的乘法口诀与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的相同点;让学生猜猜看9的乘法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并且让学生根据口诀的特点去熟记口诀的时间过少。2教学语言缺乏准确、精练。数学的特点是教学语言要精练准确,要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独立思考和巩固训练,而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听课老师过多,孩子紧张,使得学生过于拘谨,教师说得多,学生自主交流的少。3练习的设计过于普通化,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在巩
固训练中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上面的优点我会继续发扬,缺点都有待于自己今后教学中渐渐的改进与不断
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