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一(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素材.doc,共(3)页,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7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百分数的意义》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
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标解读】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由于百分数就是分数的比率意义在生活中应用的特殊例子,因此本单元选取的素材非常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比如,从学生的视力情况、衣服成分含量、牛奶
果汁含量等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百分数,并提示学生回忆是否在其他地方见过这样的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百分数的实际含义。百分数又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与分数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帮助学生比较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更能使学生明析百分数的本质含义,为进一步解决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做好知识上的铺垫。由于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因此,在计算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时,就可以把分数计算的方法以及数量之间的关
系加以迁移应用。例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仅在数量关系是完全一致的,解决相关问题时思考的方式、方法也是一致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牢牢抓住“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意义一样吗?”
之类的提示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以问题解决为驱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思维的心脏。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只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才能实现。因此,教
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大大地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热情与兴趣。例如,教学中视力情况统计表,引发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解决哪所学校视力情况好一些这一实际问题,引出分数,利用知识迁移,借由分母是100的分数,引出百分数,百分数的产生自
然贴切,顺势而为,学生对于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清晰明了。在经历了全方位,多角度素材的感悟之后,教师顺势提问:看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意义的本质:都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教师借势引导学生抽象出百分数的意义。教师问题引领,素材有效支撑,数
学模型的建立水到渠成,学生的表达有理有据,严谨全面。3.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培养问题解决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教与学的难点。如何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落实在教学中?只有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正是百分数的价值所在。百分数选择的过程中更是让学生明晰了百分数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小于100
%,有的时候会大于100%,有的时候会等于100%的道理,道理的背后,是学生良好数据分析能力的呈现。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考,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的合理的解释,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由实际应用学生所体会到的百分数
这一数学模型也更加的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