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三(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doc,共(1)页,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7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圆锥的体积》课后反思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教学分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二是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在教学时,我主要运用了探究式的教
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两点:1.大胆猜测,培养猜测意识。假设和猜想和科学的天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假设和猜想。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
通过实验切身体会到“圆柱和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间有关系”,而且“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探究的欲望强烈,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2.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实
验观。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操作得到数学结论,这种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总结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31Sh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
实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或者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都有利于从小树立科学的实验观。如果长期在这样的
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