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上册《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素材.doc,共(2)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2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用字母表示数;求代数式的值》课标分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第二学段“数与代数”课程内容。一、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式与方程”内容标准具体要求提出: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
能用字母表示。3.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二、根据课标要求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具体理解1、关于“符号意识”。《课程标准》中
提到: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2、关于“代数意识”。用符
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是代数的一二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变的开端。“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是从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开始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
。比如:可以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学生身边的实例为现实背景,引出对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愿学,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由于教材受呈现形式的制约,给出的例子有限,教师要多举一些现实
事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发展符号感,初步建立代数观念。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不仅在于“简洁”,在于由特殊到一般,更在于“准确”、“无歧义”。三、本节课的教学建议1、充分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真实数据来学习相关内容,将“节约能源”与数学学习结合在一起,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写出多个算式,再对各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找出规律,逐步抽象出含有字母的式子。这里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知识,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的理解。3、注重评价的导向性,多
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技能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还应考查学生是否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共同研究问题水平的发展情况,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