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下册《信息窗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共(8)页,1.43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5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基于课程改革下的的教学设计——《千以内数的认识》【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本课内容核心的数学思想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而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理解首先就是对计数单位
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这种思想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以达到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理解数。。核心素养点: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
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归纳推理: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
写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读数、写数活动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千以内数的一般读法和写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思想。学科德育点:思维严谨:在千以内数的认识过程中,随着数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能主
动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满十进一”“位置制原则”,认识新的数,并能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理性精神:在千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疑问:怎样数“?”代表的数字是几,学生交流一个一个地数,学生质疑:这样太慢了。通过
之一形成学习的“内部诱因”,这时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养成质疑的习惯。2.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
减法。《千以内数的认识》是第一课时内容。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
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新课标也指出要在教学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
,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能熟地数100以内的数,并会正确地读写,这都是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班内有1/3的学生会数千以内的数,但是接近整百、整干时拐弯
数是全班学生共性的难点。另外,计数单位概念的形成,既是认数学习的需要,也对学生度量思想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计数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接受的,学生在前面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已经到达了产生按群计数的需
要。而本节课要完成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计数单位进行联系和梳理,以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由此如何将抽象的计数单位具体化,是本节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直观的数数,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初步理解相邻计
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能正确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2.在数《千字文》字的个数的活动过程中,经历用千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
些基本策略。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估数意识,发展数感,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4.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学会与他人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
,初步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以及拐弯处的数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评价设计】1.通过课件展示,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完成了学习目标1,教师
及时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不同的解决方法。2.通过自主练习,集体反馈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学习目标2、3,教师要及时做出论断性评价。【学习活动方案】一、阅读经典,导入新课1.师生交流学校的建校特色——品经典美文,建
书香校园。2.在这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一起来阅读一篇经典美文吧。一起阅读《千字文》【设计意图:根据数学知识与其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重组学科之间共同的育人素材。】二、回顾旧知,巩固策略1.数20以内的数,复习数数的方
法出示课件《千字文》咦,出现一个调皮的蓝色小问号,它遮住的是第几个字呢?生一个一个读,读到12,小问号遮住的是第12个字。2.集体交流,梳理方法红色问号又遮住了第几个字?认真想一想,怎样数好?学生可能说出的想法:①一个一个数。②五十五十地数。③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教
师重点引导:怎样能找到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复习回顾:先一个一个地数,找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一百。课件演示。【设计意图:数实物,离不开“量”,这个量感,每个二年级的孩子都有,我认为无需去估数找量感了,因此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数数上
。要引进1000,则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一百一百地数。而要想一百一百地数,要先会数百才行,在课程初始,我就借机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数百地方法:先一个一个地数,找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一百。学生在有序地数数基础之上,逐步内化,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合适的数
数方法。】三、主动探究,建立数感1.认识265——数出数感请你用刚才数数的方法,同桌合作,圈一圈,数一数,红色小问号遮住了第几个字?生合作交流:先数一百一百地数有2个一百,再十个十个地数有6个十,最后一个一个地数有5个一。2.了解数的组成
。——数出数感出示屏幕,师生共同归纳数265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了解到,265是由2个百、6个十、5个一组成。3.练习数拐弯处的数——用出数感学生接着265往下数,一个一个数,数五个。教师提出问题:269后面为什么是270,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主要
有两方面:①由69、70想到269下一个就应该是270。②想到加1的计算过程,满十进一。课件演示加1的过程。4.探究读写方法——读出数感从高位起读写,中间有0要读,末尾有0不读,那个数位上没有数就添0占位。小练习。5.基本练习(1)绿色小问号的位置——练习数604
的方法,并说一说604的组成。(2)青蛙跳——巩固拐角处数数练习399到400;501到500的数数(3)打靶——巩固数的组成练习315的组成。四、数出整千,认识大数1.出示999,说出各个数位上的9有什么不一样?同桌讨论2.师生共同归纳:①每个
数位上都是9,数字一样,站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百位上的9,表示9个百……②它是最大的三位数。教师借机引导:比999再多一个的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明白“10个一百是1000”。师板书课题3.学生计数器拨数,理解“10个一百是1000
”,初步感知数位。4.认识数位顺序表中的千位,了解千的读写方法。5.出示《千字文》,练习数千。感知数千以内的数要先一百一百地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意图:我把《千字文》有意识地排成四字一句,五句一行,每行20字,五行为一组,每组100字。一些学生会自发地20、40、60……地数起
来,数到100,看到正好组成一段,就自发地从一行行数专项一段段数,100、200、300……用时不多,过程明了,1000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就来了。有人认为“数感”是一种个人的感悟,有的孩子天生就欠缺这方面的悟性,但它是可培养的。“数感”是可以“数”出来的,“数感”是可以“读”
出来的。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数、不断地读来培养数感。】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1.总结数千的方法。2.首尾呼应,课堂小结:猜一猜,这篇经典的题目是什么?对,《千字文》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更方面的知识,它四字一
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读读它。下课。【设计意图: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课末的延伸,达到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六、板书设计:千以内数的认识265二百六
十五千百十个304三百零四位位位位340三百四十1000一千10个百是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