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上册《信息窗(认识方向)》教学设计.doc,共(8)页,1.68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4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方向》教学设计【教材解读】《认识方向》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它是有关知识方向的起始单元,主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认
识生活中及地图或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与位置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新授课和练习课2课时进行,本次教学内容为新授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认识生活中以及地图上的方向,教学难点是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在填写完成平面图的过程中,了解绘制地图或
平面图的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及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辩认其它三个方向,了解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规则。【教学
难点】生活中能辨认方向。【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操作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今天,我们邀请热情的小导游——小军,
带着大家一起去参观他美丽的学校。【设计意图:通过参观小军的学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新知做铺垫。】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提出问题:校园里都有什么建筑物?它们在校园的什么方向?学生交流
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认识方向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把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词贴到黑板上。2.引导学生介绍生活中辨别东南西北的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并适时评价。观点1:太阳可以辨别方向。早晨、中午、傍晚太
阳的位置是不同,有了太阳帮忙,我们就能正确辨认方向了。观点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红色的指针指向北,白色的指针指向南。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人就是通过指南针来寻找方向的。观点3:树的年轮,树向南的地方生
长的比较快,年轮就比较稀松,而向北的一面生长的比较缓慢,年轮就比较密集。如果有人在树林里迷路了,就可以找到树桩来辨别方向。观点4:北极星,所在的方向是北。夜晚天空中看不到太阳,可以通过北极星来辨别方向。3.教师小结:评价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出示课题
:认识方向。【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并以此为基础,补充、拓展学生知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并用以确定现实方位。】活动二:实地辨别生活中的东、西、南、北。1.认识教室中的方向。教师提出问题:你能在教室里找到东南西北吗?预设:学
生找到教室的东面。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把“东”字贴到教室东面的墙上,并引导学生回忆儿歌--方向歌。教师提出问题:根据这首儿歌,只要我们面对哪个方向,就可以知道其它三个方向?教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全体起立,面向东面,一起说儿歌做动作,指出方向,并把“西、北、南”三个方位词贴到教室西面、北面、南面的墙上。【设计意图:利用“早晨,太阳在东方”,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以学生喜爱的儿歌借助“太阳”认识其
他的三个方向,使学习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方向,形成方位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2.根据方向找身边的同学。教师提出问题: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是谁?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教师站到学生中间,分别请左右两边的学生介绍老师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教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老师一直没动,怎么一会在南,一会在北?观点1:观察的同学不同。观点2:两个同学的方向不同。教师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就会有不同的方向。3.借助指法,发现特点。教师组织学生伸出双手,同时指出东面和西面,再同时指出南面和北面。学生发现东
西是相对的,南北也是相对的。教师小结:四个方向中东西相对,南北相对。知道了一个方向,可以找到和它相对的另一个方向。4.借助转法,知其一辨其三。(1)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起立,面向东,听口令向右转,并且每一次向右转老师提出问题:现在面对什么方向?教师组
织学生转一圈后,再请学生按照刚才的顺序自己转一转,并提出问题:一边转一边说出面对的方向,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小结:如果站在原地不停的向右转,就会不停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的重复,东南西北的顺序是不会变的。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个方向,辨别出其他三个方向
。(2)教师组织学生模拟飞行员做游戏。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请一位同学做模拟飞行员,同学们告诉他一个方向,让他辨别出其他方向。教师分别找三名学生做游戏:学生戴上眼罩,转几圈后,其他学生告诉他一个方向,让他辨别出其他三个方向,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教师组织全体学生摸底飞行员做游戏:学生分别面向一个不同的方向,闭上眼睛,辨别出其他三个方向。【设计意图:创设体验方位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进
行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丰富对方位的体验,进一步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5.找校园的东南西北。课件出示小军校园平面图。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来确定小军学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问:如果现在是早晨,校园里的建筑物都在小军的什么方向?学生回答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教师
随机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借助数学语言(方位词)表达和交流校园内的空间方位,可以认识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活动三:认识平面图。1.教师提出问题:为了方便同学们参观,
小军想请大家为他们学校设计一幅校园平面图,你们愿意帮忙吗?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边思考边填写。教师选取三位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实物投影展示,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东南西
北的顺序这两个知识点判断三幅作品是否正确,并适时进行评价。教师提出问题:同一个校园,为什么制作的平面图却不一样?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因为大家规定的方向不一样,并提出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在制
作平面图或地图时要规定统一的方向。一般把上方定为北,和它相对的下方就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把校园里的建筑物填在平面图里。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方向标:刚才这幅平面图我们是按照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有什么标识可以告诉别人我们是这样绘制的?学生可能回答:写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课件出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化。课件依次出示:教师小结:这样标注,既简单,又能清楚的知道这幅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其实科学家也是这样规定的,这个标识,叫做方向标。所有的地图或平面图,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
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3.教师请一位学生把黑板上这幅图的东南西北补充完整,并一起说一说平面图的绘制方法。【设计意图:在平面图这一虚拟的空间中,引导学生观察、定向、体验,比照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辨认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巩固练习,
提升能力1.自主练习3教师提出问题:方向标在哪里,它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自主思考,依次得出答案,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2.自主练习4学生自主思考,指学生到屏幕上指一指他们的家都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设计意图:紧扣课本的巩固
练习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交流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在解决问题各过程中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情感沟通,畅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收获。根据学生的回
答教师适时进行评价。【设计意图:对新课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五、课后实践,拓展延伸【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应用到生活当中,凸显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