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普陀区2022届九年级初三化学一模试卷+答案.pdf,共(5)页,1.423 M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56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S-32K-39五、选择题(共20分)21-34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1.下列中国民俗文化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贴春联B.包粽子C.画彩蛋D.酿米酒22.空气中含量最多
的元素是A.氧元素B.氮元素C.碳元素D.氢元素23.下列建材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泥B.环保涂料C.复合木材D.铜制电线24.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25.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B.密度C.硬度D.可燃性26.Na2SO
4中的原子团名称是A.硫酸根B.碳酸根C.硝酸根D.氢氧根27.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A.沉降颗粒物B.吸附悬浮物C.杀菌消毒D.提高口感2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B.倾倒液体C.
蒸发浓缩D.量取液体29.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A.碳酸饮料B.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D.盐酸30.物质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A.氧气:高能燃料B.稀有气体:多用途电光源C.二氧化碳:灭火剂D.金刚石:切割玻璃3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点燃2
Fe2O3B.2H2O通电2H2+O2C.CH4+2O2点燃CO2+2H2OD.Mg+CO2点燃MgO+C32.下列关于2mol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32克B.含有4g氧元素C.含有2mol硫原子D.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33.若用和分别表示氢、氧元素的原子,表示为水分子,以下
对分子原子的理解正确的是A.水分子可以分解B.不同原子的大小可以随意表示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结合而成D.反应前后氢、氧原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34.将8克固体粉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对于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判断正确的是A.原固体是纯净物B.
溶液I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C.剩余的2g固体一定是纯净物D.溶液II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5-37题有1-2个正确选项35.单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一般是氧化物B.一定比在空气中更加剧烈C.反应发生均需要点燃或加热D.产物在常
温下一定是气体或固体36.关于“化合物”判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B.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C.化合反应的产物是化合物D.分解反应的产物是化合物37.某温度时,一定质量的固体M(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甲,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B.降温,一定有固体M析出C.该温度时,M形成的溶液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该温度时,溶解等质量的M,形成甲溶液时所需水量最少六、简答题(共30分)38.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二氧化碳排放
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①自然界中有很多含“碳”的物质。其中金刚石属于__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它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____。②含碳的矿石燃料,燃烧后均有CO2产生,大气中CO2含量过多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目前替代的清洁能源可以有_________
_。③海水可以溶解吸收一部分的CO2,写出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CO2转化为固体含碳化合物,称之为“固碳”,写出一种“固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中
国科学家将CO2转变成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转变的过程中,你认为还需要的原料可能是_____。39.阅读下列溶解度曲线,并回答有关问题:①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钙的溶解的曲线”未呈现在“a图”中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0℃时,11g硝酸钾投入到10g水中,形成的是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不断溶解,当温度升高到_________℃以上时,固体全部溶解。③气
体溶解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CO2通入海水中吸收,应通入______(选填“深”或“浅”)海中。④实验室回收的硝酸钾溶液,若要得到硝酸钾固体,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40
.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①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得0.96g氧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应有_________mol。②实验过程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作用,为验证反应
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变化,事先称量滤纸、二氧化锰的质量,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进行的实验操作流程如下。过滤时,需要用蒸馏水不断冲洗滤渣和滤纸,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连带滤纸一起称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将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表是两种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实验内容一氧化碳还原
氧化铜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为_______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①实验开始:先通
CO;进行________操作,确认排尽空气后,点燃C处酒精灯。②实验进行:点燃A处酒精灯,加热氧化铜;③实验停止:先撤走________(选填“A”或“C”)处酒精灯,继续通入CO待冷却后停止通气。结束实验①实验开始:点燃酒精灯,加热固体;②实验停止:待固体
明显变色后,停止实验。“停止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反思该实验说明CO具有______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实验停止时,还要继续通CO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固体中还有一些黑色固体,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理由即可)参考答案五、选择题21222324252627282930DBDADACCBA31323334353637C
CABABBCCD六、简答题(共30分,除标明外,均1分一空)38.①单质;石墨(碳-60)②温室效应;太阳能(风能、氢能,合理即可)③CO2+H2O=H2CO3;CO2+Ca(OH)2=CaCO3↓+H2O④水(或其他还有氢元素的物质即可)39.①80g/100g水(没有单位不得分
);溶解度太小,在上图中无法清晰表示②饱和;60③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2分);深④蒸发40.①2KClO3MnO2△2KCl+3O2↑;0.02②催化;避
免滤液中氯化钾析出;二氧化锰粉末很难完全从滤纸上取下,因此连带滤纸一起称量可确保质量准确。41.反应原理:CO+CuO△Cu+CO2;C+2CuO高温2Cu+CO2↑实验现象:红实验步骤:验纯;A;将导管抬离溶液,停止加热,并在乳胶管上夹上止水夹(2分)实验结论反思:还原性;防止倒吸;炭粉或氧
化铜粉末过量(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