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青浦区2022届九年级初三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答案.pdf,共(8)页,612.26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54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练习卷(时间40分钟,满分30分)2022.01考生注意:1.本考试为开卷考试。只允许携带教科书,教科书中不得夹带任何资料。2.本考试分为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试卷上不得分。3.答题时,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
、姓名和考试号。一、综合理解题(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更好了解此部法律,某校法律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学习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出以下内容: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请结合以上材料进行分析说明。(6分)2.《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家庭教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但同学们发现,一些家庭不要求未成年人参加任何力所能及的劳动。针对这一现象,请分别从道德建设和法治意识角度,给这些家庭提出改进建议。(4分)(1)党的十
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社会发出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动员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家座
谈会,举行草案集体审议,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1002人提出的1800条意见、8封群众来信。(3)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二、时政探究题(10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逐步富裕。为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小李同学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查阅了相关数据,制作了以下两图。图12016-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22016-2020年我国“三新”经济发展及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注:“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
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新产业指应用创新科技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指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出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新商业模式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的商业运行模
式。4.从图1中你可以获得一个怎样的结论?获得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5.结合图1和图2的信息分析,小李同学预测我国经济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说明小李作出此预测的理由。(6分)三、案例分析题(8分)某
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附近某小区“老年食堂”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查。同学们发现由于食材价格高、人手有限等原因,“老年食堂”不能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为此,他们走访街道干部、食堂负责人,请教老师、家长,召开讨论会,形成一些建议,如:广泛征求老年人意见
,提前制定品种丰富的菜谱;查询蔬菜生产基地、食品批发市场等信息,由街道进行协调,实现与食堂对接,降低成本;招募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同学们认为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真实体验了付出的价值。6.你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吗?结合案例,从
“认识学习”或“承担责任”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内容阐述理由。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练习卷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2022.01一、综合理解题(12分)1.【答案示例】以上材料呈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的基本过程。此立法表明法治要求良法之治,体现了坚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社会发出动员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是领导一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
、举行集体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最终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决通过,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评分说明】2.【答案示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教育未成年人是父母或监
护人应尽的基本义务。等等【评分说明】分值评分项:原因2分能从未成年人特点或从父母及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法律义务等角度分析原因,并准确表述。1分能从未成年人特点或从父母及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法律义务等角度分析原因,表述较准确
。或能从有一定关联的其它因素进行原因分析。0分没有应答;或应答错误(即:从其它因素分析,但没有关联性)。分值评分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6分能结合材料,且能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进行说明,表述清晰准确。5分能结合材料,且能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进行说明,表述较清晰准确。4分能结合材料,但只能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中的某两方面内容进行说明,表述清晰准确。3分能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进行说明,表述清晰准确,但没有结合
材料。或能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中的某两方面内容进行说明,表述清晰准确,但材料结合不充分(即:只对其中的一方面内容结合材料)。2分能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中的某两方面内容进行说明,表述清晰准确,但没有结合材料。或能结合材料,从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中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说明,表述清晰准确。1分能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中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说明,表述清晰准确,但没有结合材料。0分没有应答。或没有用相关的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说明。3.【答案示例】道德建设角度的建议:父母或监护人应制定家务劳动
规定,要求并鼓励未成年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品格。法治意识角度的建议:父母或监护人应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认真履行教育未成年人的法律义务,促进未成年人履行劳动义务。【评分说明】二、时政探究题(10分)4.【答案示例】结论:我
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依据: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16年到2020年逐年提高,2020年已达到60.1%。【评分说明】5.【答案示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深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科技研发经费逐年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发展新经济活动,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发展,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评分说明】分值评分项1:体现有
效性评分项2:体现必备品格4分结合材料,分别提出2个有效建议(有效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结合材料,体现道德建设和法治意识必备品格3分结合材料,分别提出2个有效建议(有效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结合材料,体现道德建设或法治意识必备品格2分结合材料,提出1个有效建议(有效的标准:具有可操作
性)结合材料,体现道德建设或法治意识必备品格1分结合材料,提出1个有效建议(有效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建议中未体现必备品格0分应答内容缺乏针对性或不具有效性建议中未体现必备品格分值评分项1:获得结论评分项2:材料依据2分能够围绕试题中心思想推断结论,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品质(结论可以
引自教材)能够准确概括数据且与结论一致1分具有一定的具体到抽象的思维,但是未能紧扣中心思想能够较准确概括数据,且与2分结论较一致0分结论与试题无关没有应答;或应答与结论不一致分值评分项1:自信的材料依据评分项2:自信的政策依据6分完整分析说明
图中信息:描述和概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涉及科技研发经费逐年增加,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等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准确说明支撑自信的宏观政策背景,并与直接依据有内在逻辑。涉及党的领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5分较完整分析说明图中信息:描述和概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较为准确说明支撑自信的宏观政策背景,并与直接依据内在逻辑。4分较完整分析说明图中信息:描述和概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基础。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较为准确说明支撑自信的宏观政策背景,并与直接依据内在逻辑。3分较完整分析说明图中信息:描述和概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够说明一定的政策背景或其他条件,但是不足以支撑自信。2分分
析说明图中信息不完整。政策背景或其他条件分析有一定关联,但不准确,不足以支撑自信。1分没有分析说明图中信息。政策背景或其他条件分析不准确,且关联性差,不足以支撑自信。0分没有应答,或解释与试题无关。没
有应答,或依据不能支撑自信。三、案例分析题(8分)6.【答案示例】(从认识学习角度阐述理由)我愿意参加这项活动。参加这项实践活动,为改善“小区老年食堂”运营状况建言献策,可以打开学习之窗,进一步认识学习,学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各方面能力,感受学习的快乐,促进成长。
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也包括能力的培养和品德的培育。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也有校外学习。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通过深入走访、讨论等,积极寻找改善“老年食堂”运营的方法,丰富了学习经历和学习方式,进一步促
进自己学会思考,认识社会,关爱老年人,既学习了知识和技能,也锻炼、提高了社会参与的实践能力和意识,关爱他人,关心社会。我要向他们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学会学习,锻炼能力,培养关心社会、他人的品质,促进全面发展。(从承担责任角度阐述理由)我
愿意参加这项活动。参加这项实践活动,为改善“小区老年食堂”运营状况建言献策,可以深切感受服务和和奉献社会的快乐,自觉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培养亲社会行为。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既是承担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的过程,也是
培养亲社会行为,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主动了解小区“老人食堂”经营状况,并积极为改善“小区老年食堂”运营状况,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建言献策,体现了他们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责任心;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收获了精神回报。我要向
他们学习,自觉关注社会,关心社会、他人,服务社会,并积极实践,增强奉献意识、社会责任心,锻炼、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评分说明】本题共8分,其中价值偏好或评价结论1分,运用评价标准即知识内容分析5分,价值选择或主体表态2分。评分具体细则
如下:分值评分项1评分项2评分项3价值偏好/评价结论运用评价标准即知识内容分析价值选择/表态5分材料概括准确,能够运用规定角度的知识内容展开分析,做到知识内容与概括材料逻辑一致。4分材料概括较准确,能够运用规定角度的知识内容展开分析,做到知识
内容与概括材料逻辑一致。或材料概括准确,能够运用规定角度的知识内容展开分析,做到知识内容以概括材料逻辑较一致。3分材料概括较准确,能够运用规定角度的知识内容展开分析,做到知识内容与概括材料逻辑较一致。2分材料概括不准确,但能够运用规定角度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1)在形式上,应出现主
体“我(们)”,表明“我(们)”从案例中得到的启示。(2)在内容上,应反映案例的中心思想,将之升华为必备品格。(3)表态与价值偏好、运用评价标准的分析内在逻辑一致。1分所表达的价值偏好与运用评价标准的分析
,以及价值选择内在逻辑一致。材料概括不准确;能够运用规定角度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分析,且表述不清晰。有表态内容,内容反映案例的中心思想,将之升华必备品格,且与价值偏好分析内在逻辑一致,但是缺乏主体“我(们)”。0分没有表明价值偏好或价值偏好与分析、价值选择相悖。没有应答。或没有对材料进行概括,且没
有运用规定角度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没有表态,或表态与案例中心思想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