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十二课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教学设计4-人美版.doc,共(5)页,25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8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教学设计一、课题: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毛笔历史和分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物展示、讲述以及视频欣赏使学生掌握毛笔在运笔中的各种变化。掌握笔墨纸砚的性能。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了解毛笔的具体用途和相关历史,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继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笔墨纸砚等主写工具和材料的性能教学
难点:体会和控制笔毫在运笔中的各种变化。掌握长锋、中锋、短锋用笔的各种变化。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情境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各种毛笔。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一)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曾经有人说
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书法工具中的——毛笔(二)讲授新知1、请学生自己说说对毛笔的了解。毛笔的组成:笔头:由动物毛发制成笔管:由动植物、矿物、合成材料等制成(1)
、唐代以安徽宣城的宣笔最为有名,其笔头原料主要是紫毫、、、、、、等;元代制笔中心为浙江湖州,采用山羊毛制成羊毫笔,并与紫毫、狼毫配制成兼毫笔,史称“湖笔”,兴盛至今。(A级问题,学生独立回答)兔毫、猪毫、狼毫、鼠须、羊毫、鸡毫(2)、分类:按笔头软、硬
性能不同分为:按大小可分大号、中号、小号;按笔锋长短可分为:(A级问题)(3)、如何选笔:尖、齐、圆、健。2、通过实物展示和让学生回答以及讲解补充让学生了解毛笔的特点以及各种类型材质的毛笔(板书)毛笔:①(笔管、笔毫)笔毫①硬毫、软毫、兼毫②长锋、中锋、短锋③小楷、中楷、大楷具体
以毛笔为例子(B级问题,小组讨论)软毫、硬毫、兼毫长锋、中锋、短锋按软硬分:按书写字的大小分:大楷、中楷、小楷、提斗等选笔看品相(朴实、精致)掂重量(适中)看笔锋(尖、齐、圆)教师小结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瑞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健:即笔
腰弹力(4)知识窗?在使用新笔时,应沾冷水、勿用热水,以手指轻捏毛笔,由下往上捏开,这是化开局部的方法,如要全部化开则可以在水龙头下冲洗,不过一定要笔尖朝下,顺水方向,以手轻捏,特别要注意水不要开太大。因为如此会把顺方向之笔毫冲散,另外笔洗净后,应该以纸或
棉布吸干,尽量不要使用笔套,采吊在笔架或插在笔筒及放在笔卷较适当。毛笔的使用与保养:(a)开笔--用冷水由笔锋(尖)往上逐渐化开(b)使用前--先沾饱冷水再拭干,然后再沾墨书写(c)使用时--通常只用笔头三分之一,如使用过度
,将减短该笔之寿命。(d)使用后--在水龙头下,顺着水流方向,捏压笔毛,将余墨洗去,其后悬挂起来,使能通风,切忌洗净后套入笔套,以免腐败、断毛。(e)携带时--宜以笔卷卷起,以保通风。2、平常时候--悬挂在笔架上毛笔的使用需配合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各自长处自古以来,墨在文房四宝占
有相当地位,墨的起源,是由漆书的石墨演进而产生,究竟是什么人创造的就无人详细考证,不过在汉代已有制成丸状的香墨,相传最早造于黄帝,从证物来看在三国时代魏人韦诞,用松烟、香料、胶做成松烟墨,与现在使用的墨类似。2墨墨的历史: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
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磨墨的方法:用适量清水,平均用力,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当日墨,当日用。
选墨:墨重,胶轻,有金石声有幽香之气上砚无声,无涩感墨的分类:油烟墨:用桐油烧烟加工制成;油烟墨的特点色泽黑亮,有光泽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的特点色乌,无光泽。史料记载,最早的制墨名家是三国时期的韦诞
;最负盛名的是唐代李超、李廷珪父子,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美誉;墨的选择方法质细:细致,则所谓制煤时所得煤灰粗细得中,无白灰夹杂其间,胶轻:指含胶不宜过重,过重则黏性多而滞笔,过轻又质地而无光彩。质坚:指墨之质地坚硬,浸水不易化,墨色黑而亮:墨的黑是因为煤,过多就会
黑而无光;亮则因为胶,过多则光而不黑,制墨之难,难于煤与胶之调配,墨味香而轻:墨以有恶臭的煤,易腐的动物胶为主要原料,所以需要加点香料3、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之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
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纸(1)、纸的发展:考古发现,汉代便有了造纸;唐末,驰名中外的宣纸已展露头脚,并沿用至今。(2)、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为我国特产;纸的历史:蔡伦造纸范晔《后汉书.蔡伦传》记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考古发现1957年5月,在陕西西安市郊灞桥的一座西汉古墓中,发现了一叠古纸残片,经鉴定为西汉武帝时的产品,旋被命名为“灞桥纸”;1973年,考古学家在
甘肃居延汉代遗址中又发现了两片西汉麻纸,也早于“蔡侯纸”将近200年;3纸宣纸:产地、原料安徽南部泾县,因历史上属宣州府,故名。始产于唐代,它的原料是青檀皮。清代才掺和稻草,改变了用料比例。宣纸分类:生宣渍水渗化,宜书宜画;熟宣经
过胶矾浸染,不渗化,宜于工笔,小字;半生熟宣介乎生、熟宣之间宣纸特点:纸质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不起皱,不掉毛,不怕舒卷,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等,便于收藏,因此有“纸寿千年”之说法。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
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质地精良。提问哪种宣纸用来绘画?(B级,小组讨论)熟宣哪种宣纸用来写字?(B级,小组讨论)生宣?教师小结:宣纸的类别以纸的特性来分有生宣、熟宣。生宣发墨
吸水快,渗透也最好,能表现笔墨神采与变化,熟宣是经过牛皮胶与明矾加工而成,不易渗水墨,绘画采用较多。一般初习书法则可采用毛边纸较方便且价廉些。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粉白地双龙戏珠暗花宣纸要经过18道工序,上百道操作,约经300天左右的时间才可成品御制淳化轩刻画宣纸唯内务府制
作,民间不见流传。4、(1)、砚的发展:唐代以前的砚以陶砚居多,真正以石料制作好砚是从唐代开始的。(2)、砚的种类:石砚、瓦砚、铁砚、澄泥砚、玉砚、陶砚、磁砚等。砚4砚?砚,是磨墨器,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砚的历史:1978年,在山东临沂市
区东南隅的金雀山附近的第十一号汉墓内,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盒砚,这套彩绘盒砚,包括砚石、研石和砚盒三部分,砚面上还残留着墨迹。这是汉代的一件实用研墨器,它距今已二千多年了。考古学家还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一方石砚,砚及研墨石都是就鹅
卵石的原形稍略加一下而制成的。这方秦砚及砚石面上均有使用过的痕迹和墨迹。????在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姜寨遗迹发掘出一套绘画工具,其中就有一块石砚,观上面还有石盖,掀开石盖,砚石凹处有一支石质磨棒。姜寨遗迹属
仰韶文化初期的一处母系氏族村落,这一发现,就把砚台的历史推到了五千年之前。从砚的质地分:玉砚、银砚、铜砚、铁砚、陶砚、瓷砚、石砚、漆砚等四大名砚:广东端州端砚安徽歙县歙砚甘肃临洮洮河砚山西绎州澄泥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问题使用砚的好处?(1
2个字)(B级问题,可小组讨论)5、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笔掭: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印章:用于钤在书法,绘
画作品上,有名号章、闲章等,多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也有铜、玉、象牙章等。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多为瓷、玉质,有圆有方,分盖与身两部分。诗筒: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也有
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我国石章中的三大名品是指:寿山石中的田黄石、青田石中的灯光冻
石、昌化石中的鸡血石。一两田黄三两金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石后”、“印石公主”、“章石皇后”。6、引导学生观赏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欣赏作品,观察运笔特点以及用那种特性的笔。根据学生讲解,总结。(三)实践练习我设计了这
样的小组讨论环节?1、写草书和楷书在运笔上有什么不同吗?2、软毛与硬毛的毛笔书写时有什么区别?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提高课堂作业效率,并增强学生量力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四)展示评价1、学员互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及接受别人的指正。小组
讨论的是第一道问题,这位同学你再来说说,你说你发现写楷书时运笔要慢要稳,写草书时一定要快。你认为软毛的笔更适合画画,硬毛的笔适合写书法,但又不是绝对的。还会用辩证的思路来回答问题了,请坐。确实在画画时,上色我们可以选用软毛笔,但在勾线时可选用硬毛笔,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来
掌握,不是绝对的!(五)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并且我会建议学生课下搜集关于墨的信息,以为下节课做了铺垫并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九、板书设计十、小结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充实、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也陶冶影响着民族的性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习性。传
统文化依然有它独特的魅力,并不是新生事物都好。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其多数是对自身的美化,对生产生活物品的美化,对生存环境的美化。因而,它有利于社会发展。在今天,了解这一文化形态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有着积极意义。课下同学们可以再去了解了解关于墨的小历史趣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