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十二课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教学设计3-人美版.docx,共(7)页,38.95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8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2课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文房四宝的历史价值、制作流程及审美收藏价值。能力目标:通过视频、实物学习文房及其他用品在其表达在书画作品的独特韵味上所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文房四宝及其他文房用具,认识到文房在中华文化
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历史意义,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感。(二)内容结构本课内容按照笔、墨、纸、砚四个方面分别讲述。1、毛笔:毛笔的起源、构造、特点、分类和制作工艺的发展。2、墨:墨是显示字迹的颜料。墨对汉字书写的
意义和墨的分类。3、纸:纸对汉字书写的意义。纸的发明与制造的过程及纸的种类。4、砚:砚的制造及砚的种类。5、其他文房用品:印章、镇纸、笔架、毛毡、笔筒等。这些文房的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内容主要作为一般知识来介绍,使学生对表达
中国书画的笔墨纸砚的历史、制作流程及其收藏审美价值有大概了解,笔、纸作为重点部分讲解,其他可一般了解。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央视书法公益广告导语: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从洪荒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运用智慧探索书写工具。在历史的长河中,书法工具锻造了辉煌的中华文化,同样也成为
我们民族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笔墨纸砚的历史价值,感受文房清玩所承载的文人雅趣!教师板书:笔墨纸砚(篆、隶、楷、行)四种书体(二)新授1、笔(1)文化背景:从史前陶器,夏商甲骨文发现用笔迹象(2)毛笔的历史地位及作用(3)毛笔的结构学生白
板标注毛笔各部分的名称(4)毛笔的材质及四大品德:尖齐圆健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尖:笔毫锋刃,如锥状圆:整个笔头外形圆润饱满,呈圆锥状齐:笔毫铺开,象整齐的排刷,没有长短不一健:书写时笔毫富有弹性(5)毛笔的发
明(笔祖的故事)(6)毛笔的制作工艺视频(7)毛笔的名称东汉作家刘慎《说文解字》中: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直到秦统一六国,笔成为书写工具的统称。小结:毛笔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因此毛笔参与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
支毛笔看似纤弱,但当笔端浸满墨汁之后,就如同被注入了灵魂,由此产生了一种高级的线条空间艺术——书法。学生谈谈对书法作品的见解。(白板分享)(8)毛笔的分类(板书)2、墨(1)墨的地位毛笔弹性软豪兼毫硬豪大小大楷长峰中楷中锋小楷短锋(2)墨中珍品——徽墨学生白板展示预习资料(徽墨的由来、徽墨的造型,
徽墨的制作工艺)板书:墨液墨锭小结:徽墨自明代以来,制作工艺就已经成熟,各手工作坊之间的竞争其实就体现在墨面的创意设计和产品的包装装潢上。最为神奇的是各手工作坊都会按照自己的秘方添加不同剂量的名贵中药,以药入墨,这一传统源自三国时代。所以徽墨兼具文房用具、药
品及工艺品三种属性。在古徽州的土地上,2000年的制墨工艺依然薪火相传着。3、纸(1)画于唐代韩滉《五牛图》是中国保存最久远的纸本国画,如今还能清晰看到画家创作的笔触和造型,源自重要的载体——宣纸。历代名家珍品都用宣纸,宣纸有着历久弥新的魔力,被称为纸寿千年。同样
宣纸较强的渗透晕染效果,使作品水墨淋漓,气韵生动!(2)宣纸的制作工艺(视频)(3)学生体验宣纸的魔力揉、折、水墨试纸并说明体验的感想(4)宣纸的种类(板书)生宣:原纸,适合晕染效果的写意国画和行书的创作熟宣:在生宣上加明矾,具有脱墨效果,适合工整细丽的工笔国画及楷书的创作。半
生熟宣:效果介于两者之间(4)宣纸的制作工艺到了唐宋已相当成熟,开发出适合不同需求和不同人群的各类加工纸。学生展示(白板)a梅花玉版笺:文房中纸中佳品,原纸打蜡,印有梅花和冰裂纹b水纹宣:纹饰素雅,营造书写氛围c御纸
:纸型为斗方,纹饰印有金龙祥云图案,华美富贵,为皇室所用d六色蜡笺:底料为皮纸,染粉红、淡绿、蓝、黄等色,用于宫廷内府的匾额。(5)宣纸与普通纸的区别(6)宣纸的其他用途外交照会古籍典藏高级档案4、砚(1)教师展示贺兰砚(2)四大名
砚(板书)学生分享预习资料广东肇庆端砚安徽歙县歙砚甘肃南部洮砚山西绛县澄泥砚(三)小结同学们!我们了解了笔墨纸砚的历史、制作流程及收藏审美价值,感受到文房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性。作为高中生我们有义务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本节课的最后,就让我们一起近距离走进
书房,感受文房雅韵!三、拓展本课伴随古曲体验尝试笔墨纸砚及其他文房用具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是根据教参书提出的目标进行的。但教师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放在一起来讲,是想凸显文房四宝之所以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
,与其密不可分的关系紧密息息相关的。也让学生对其历史价值,生产流程及审美需求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认识到四宝的关联及区别。本节课将毛笔和宣纸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墨和砚台只做一般了解。环节设计重点突出,将毛笔的结构、四德、由来、制作工艺及种类和宣纸的制作
工艺、种类以及用途特性等,全部通过故事、图片、视频将其一一讲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涉及全面。并且也延伸了毛笔和宣纸在书法与绘画艺术领域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徽墨与四大名砚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房
,结合学生预习分享,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大亮点就是课后其他文房用品的拓展,教师发动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文房,精心布置“书房”,本节课的最后学生集体参与,写一写、画一画、触摸、使用和观察文房四宝及其他用具,不仅巩固前面所学到的文房知识,而且亲身体验笔墨纸砚及其他工具的使用方法,进一步
感受到文房的魅力。从而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